建设低碳研究高平台,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低碳发展与碳金融实验室发展纪实
金融学院低碳发展与碳金融实验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以创新为驱动,以研究为核心,不断深化在低碳经济与碳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深入探索绿色金融路径的先锋力量。实验室在强化科研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社会治理、深化外部交流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设,为推动地方经济和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了智慧与方案。
夯实理论基础,强化科研产出
坚持学术研究为主线,注重推动低碳技术与金融解决方案的创新和应用。自挂牌成立以来,学术团队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等发表论文56篇;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级科研项目25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明确服务定位,赋能地方发展
聚焦赋能地方发展的服务定位,注重将研究成果向经济政策转化。自挂牌成立以来,实验室研究团队的两篇资政报告被中央网信办专报采用并获得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一篇资政报告被地方政府党组采用并获得肯定性批示。实验室主动与企业机构展开横向合作,搭建“产学研政”互通平台,目前已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绿技金创(上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大唐电力安徽分公司等企业围绕数据库建设、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碳减排测算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合作。
加强学术交流,推动融合发展
携手多方共建实验室,助力绿色转型和创新人才培养。目前,已与CFCC剑桥研究院、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剑桥生态保护研究所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数字经济重点实验室展开学术合作。与此同时,实验室还通过举办“2023年东亚经济与管理合作国际论坛暨第六届中国留韩经济管理年会”“双碳目标下金融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和“第九期碳中和与气候金融高端论坛暨低碳发展与金融统计国际学术会议”等高水平学术会议扩大自身学术影响。
吸纳高层人才,助力平台建设
整合多方资源,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实验室从政界、学界和商界积极引进6位高水平从业人员担任实验室客座教授;大力推进与国家林草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研究院的战略合作项目,积极开展教育部“低碳发展与碳金融”智慧实验室建设,促进平台可持续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实验室将继续依托跨学科研究团队和交叉学科研究基地的优势,进一步推进低碳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应用,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