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飞扬,光辉岁月
崔乐乐
哲学系 2016 级哲学专业
一圈,两圈,三圈……十八圈,跑了整整七公里,我一边跑着,一边去感受意志带动的坚持的力量。
七公里小长跑与七年知青岁月比起来实在太微不足道,而我试图以这种方式去简单体会知青岁月里的那种坚持,那种不断超越自我,那种明明知道路很遥远很难走却仍旧不放弃的坚韧毅力。我的七千米不过几十分钟就结束了,然而习大大知青路一走,就是七年。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访谈集,感受习大大那段黄土飞扬的岁月里散发出的灿烂光辉。
访谈记述了很多习大大知青时期的详细事件,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件。
离京下乡,上千名知青在火车站与家人亲友分别之际,多数人都依依不舍或者留下眼泪,而习大大却笑了,他说,保住命就行。十五六岁的年纪,乐观豁达的心态当今有几人能够媲美?
与王宪平摔跤比赛,由于年龄上比王宪平差三岁,也没有摔跤经验,习大大输了。然而倔强的他从不服输,多次与王宪平进行摔跤较量,还一有空就找他“切磋”。由此看出习大大一种执着不服输的精神。
他的执着表现在方方面面。同下乡的知青戴明评价他:“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这种执着精神也是他不断向上的原因。他的执着不是固执,而是在考虑到各方面,细细斟酌之后坚持自己认定的对的事情。再如他入党的艰辛路程,反反复复递交入党申请书,即便是遭受冷落依然忠诚于党,始终不放弃,经历十几次的被忽略之后终于成功入党。后来他当了书记,坚持为村民修淤地坝、修路、建沼气池,尽管这些事情开始都遭到村民们的反对,但是他的执着与耐心使他最后都把事情成功地办成了。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而我们,或许是历经一次失败就义愤填膺,或者面对一点阻挠就无奈选择放弃。其实,不是这个世界没有善待我们,常常是我们自己主动臣服在苦难脚下,因而看不到前方的灿烂阳光。
到遥远偏僻的黄土乡村,他带了重重的行李,却是书籍的重量,装满了主席对知识的渴望。他白天干农活,晚上就挑着煤油灯夜读。不是简单地读书,他读书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更能做到长期坚持,孜孜不倦地读;他不是自己一个人读,他喜欢把知识拿出来分享,与志趣相投的朋友,甚至还与一字不识的农民群众拉话,教他们文化知识。那段知青岁月,不仅闪耀着朴实劳动的光辉,还有知识的魅力之光。
我们今天看到一个饱读诗书、出口诗书经典的习大大,已经将当年煤油灯的微弱光亮照映得光芒万丈。而对比今天手机不离身的我们,有几人还能静下来好好读一本书?
七年知青生活,其苦其艰,远非我们现在几句简单的言语能够讲述。那个出身优越的文弱少年,似乎把人间疾苦都领略了一番。那时候,他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着天差地别。苦累的农活,难以下咽的甚至无法满足需求的食物,跳蚤骚扰的床铺,就连洗漱的条件也是异常简陋。而他,从没有逃避或者抱怨过,只是不断地去克服困难,不断地提升自己,去适应环境,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农活工分从基础的七分达到十分,渐渐适应了粗陋的衣食,与乡亲们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他与群众,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成为一体。他亲眼见识并经历过劳苦农民的贫苦生活,也深受乡亲们淳朴与善良的关怀。几十年来,他从来没有脱离过群众。我们都知道习大大一直专注于扶贫,那对于他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政策的实施,更多的是他切实的对于百姓生活疾苦的关心。七年的知青岁月,他太懂苦日子的艰难了。因此,我们也更能理解身为国家主席的习大大,为何始终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上。
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他不仅从自己做起,更立志从全党做起,掀起了一股清正廉洁之风。
令我印象颇深的是他嘱咐石春阳的一段话:“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平’,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十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小事,该咋办就咋办。”主席对一个即将任职的村支书说了这些话,教育为官者要公平公正。也许我们看这些话并没有什么深切感受,当我们由此回忆起近些年来习主席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成果,真的不得不感慨:有此主席,真乃万民之福也。
《孟子·告天下》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段文字在习主席身上再次得到验证,七年艰辛的知青岁月,磨砺了主席坚韧的意志,联系了主席与人民群众之间无法割舍的情谊,培养了主席不断为国之富强而奋斗的信心与勇气,成就了国人心中伟岸领袖,更成就了我们充满朝气,蒸蒸日上的大中华。
七年知青,黄土飞扬,光辉岁月,历久弥香。
我的七千米跑完了,人生之路仍漫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