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党员李文超积极服务潘集区肉牛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8 13:08:23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系教工党支部党员李文超教授在承担“安徽科技学院肉牛产业研究院”2023年度潘集区肉牛产业发展创新项目期间,充分调研当地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服务,助力淮南市潘集区做好“秸秆变肉”暨肉牛高质量发展工作。
2、人员培训情况
在前期对安徽省牛肠道、血液等寄生虫调研了解其流行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安徽省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组织编写了安徽省肉牛养殖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科普材料1份,印刷了300份,调研中分发给养殖场50余份。在实地调研中,针对不同养殖场驱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与解答,受益人次约80人次。同时,9月份在安徽科技学院举办了2024年潘集区秸秆综合利用暨肉牛产业首届培训班,培训约60余人。
从潘集区每个乡镇共采集了30余家牛场的粪便样本800余份,以及88家羊场的粪便230余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和特异性PCR方法对肠道寄生虫感染和流行情况进行检测,在牛粪便样本中共检出球虫卵囊、莫尼茨绦虫卵、毛圆线虫卵、前后盘吸虫卵等,在羊粪便样本中共检出球虫卵囊、莫尼茨绦虫卵和毛圆线虫卵等。对于感染特别严重的养殖场,已分别通知并指导畜主及时驱虫。同时采集肉牛鼻腔棉拭子样本112份,共分离了乳酸乳球菌、魏斯氏菌、海氏肠球菌、豚鼠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福氏志贺菌等13株细菌。
确定了两家(淮南市犇牛特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和朱庆德家庭农场)外寄生虫感染较为严重的养牛场,开展了5种不同厂家(华畜、天津市保灵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博莱药业、恒源药业和河北远征禾木药业有限公司)注射用伊维菌素的驱虫试验,实验数据目前正在整理分析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