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火相传 点亮未来
党支部资料: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4年9月,共有党员25人,预备党员2人。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被表彰为省委宣传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与理论指导,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新'火相传映未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育人”融合路径,扎实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专业的全面提升。
一、争先进,党建业务融起来
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4年9月,共有党员25人,占全系教师总数的71%,覆盖新闻采编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广播影视与制作、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表演等11个专业,其中男党员12名,女党员13名,预备党员2人。支部党员中有党员领导干部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8人,本科学历的7人。年龄分布在25-45周岁之间的有19人,46岁以上6人。
支部委员会由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统战委员5人组成。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系党总支的带领下,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认真贯彻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努力创建“‘新'火相传映未来”党建品牌,围绕学院“一高一新”建设目标,聚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双促。
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4年,支部党员张薇、方茹、殷三获评学院优秀党员,同年张薇被表彰为省委宣传部优秀党员。
二、创品牌,党组织堡垒强起来
“‘新'火相传映未来”这一党建品牌谐音“薪火相传”,既体现了新闻传播系(新传系)的特色,又寓意深远,表示党的优良传统与立德树人使命如不灭之火,在新传系教职工的坚守传承下,照亮学子成长之路。品牌核心在于继往开来,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党建引领,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展现了新传系教工党支部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坚定信念与不懈追求。
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在“‘新'火相传映未来”的党建品牌引领下,积极探索“党建+”路径,以“两手抓两手硬”的姿态,不断做实做细支部规范化标准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支部领导班子述职评议等工作。特别是在今年的党纪学习教育中,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按照学院党委统一部署,在原原本本学、逐章逐句学的基础上,将党纪学习教育与“三项教育”结合起来,与专业特色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三次主题研讨会,召开两次典型案例专题学习会,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制作一部廉政微电影,并到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点开展实地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提高免疫能力,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以坚强的党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三、强先锋,党员教师干起来
支部还积极探索支部引领教学团队的“双高双强”机制,即支部委员和党员骨干“政治素质高、师生威信高、党务工作能力强、教学科研能力强”,不断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目前,支部委员由三位副教授、两位讲师组成,分别为新闻采编、播音主持、影视制作、戏剧表演等核心专业负责人或领头人。支委一班人强起来,助力党支部战斗堡垒过得硬,推动“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不仅为全系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领导力量,还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教育教学、科研竞赛等工作的强大动力,引领全系教职工不断突破竞赛教科研新高度。
在教科研中,全系在研省级教学质量工程教改项目7项,在研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11项;新闻传播系代表学院参与《有声读物》国家标准研制。目前,相关标准已经于6月份完成并推广。
各类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在一些重大赛事中助力学院获得新突破。除了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外,在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国赛中,播音与主持专业选送的四个作品分别获得三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获奖数创历史新高。在2023年第六届安徽省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中,新闻传播系揽获我院在此次大赛上获得的全部12个奖项,获奖数创历史新高。学院另获最佳组织奖,为获得该奖项高校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在2023年安徽省大学生原创文学新星大赛中,新闻传播系11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获奖等级和数量创学院参赛历史记录,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居第一位。
此外,在2023年第三届安徽省大学生质量文化与品牌创意设计大赛、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赛、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安徽省主题阅读朗诵大赛等各项赛事中,均获得佳绩。
2024年6月,影视制作专业群报送的微电影作品《桥》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
四、向新行,第二课堂活起来
教工党支部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积极推进党建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创新主题党日。利用专业特色,指导师生排练演出红歌颂党、诵响经典等艺术党课,红色文化、经典文学以艺术的形式呈现,既提升了师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平,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红色基因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创办第二课堂,依托“创影像”、“青戏坊”、“普艺社”等专业社团,围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打造纪录片、微电影、舞台剧、广播剧等精品节目。创办“新传讲座”系列讲座,邀请行业精英进校园。走出校园,到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新媒体集团等单位参与节目录制。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发挥影视表演专业群特色,坚持以戏促教、以排促练、以演促学,以舞台为讲台,近期举办的学院2024年“一起向未来”毕业晚会,新闻传播系教工党支部党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舞台表演,收获院领导以及师生校友的一致好评。开展文化艺术实践活动,组建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进入对口振兴乡村进行宣讲。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组织业优秀学生以歌舞、小品、快板、朗诵、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