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分党校第 63 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党课培训在少荃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全国名中医杨骏教授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安徽针灸学科发展的主旋律》为题,为师生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暨学术报告。针灸推拿学院党委书记蒋宏杰、院长唐巍等党政领导班子、针灸推拿学院分党校(少荃湖校区)第6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针灸推拿学院教工第一、第二党支部、学生各党支部、2023年“华佗菁英班”导师代表、两届“华佗菁英班”全体学生及学院其他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杨骏开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论述。他指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既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需要,也是针灸学科提升的基础;既是针灸学科进步的阶梯,也是针灸学科突破的前提;既是中医针灸学科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医药事业振兴飞翔的双翅。传承与创新,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位中医药人,没有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专业的传承,创新就是无本之木;而若只有传统理念和传统知识的继承,没有创新,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更不能推动学科的进步。
杨骏在报告中分享了自己从教、从医、从研多年的经历,展示了深厚的中医经典功底、高超的针灸临床技能、丰富而富有疗效的临床经验。报告基于一线临床,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和国际视野,从临床、科研多角度阐述针灸的作用及机制。他以针灸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瘫等为例,讲述了从针刺止痛到针刺麻醉、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从针刺抗炎、“针灸药”及青蒿素的发现,从穴位结构相对特异性到精准针灸神经调控,从“一根银针饱含中华文明的智慧”到针灸走上世界、被接受被认同被推广的过程。他又以自己的科研实践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面口合谷收”蕴含的体表与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进一步强调传承与创新是针灸临床实践的需要。
杨骏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年,培养国内外硕、博士研究生多名,桃李满天下,曾出访40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为推动针灸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针灸技术和疗效获得患者高度认可,是安徽针灸界医、教、研的杰出代表。
他指出,毛泽东对针灸高屋建瓴的论断已得到验证,前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为安徽针灸题词“继承针灸国宝,前程这里最好”,安徽针灸在历史上曾创下若干个“中国第一”,他勉励各位莘莘学子,当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安中针灸学子应为中医药为针灸的发展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成就的针灸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