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于尧作为中组部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抵达拉萨,接替中组部第八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章文博,担任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开展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压茬交接”,是指老一批成员离开之前,得等新一批成员到来,新老成员还要共同工作一段时间,以达到“无缝对接、平稳过渡”的目标。
8月2日至8月16日,章文博、于尧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完成为期2周的压茬交接工作,保证口腔颌面外科工作平稳交接。
于尧(中)抵藏,章文博(左)和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旦增念扎迎接
自治区首例!
8月14日,章文博、于尧合作完成了自治区首例血管化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复杂病例。
该项技术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自治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标志着自治区口腔颌面外科的修复重建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患者央宗(化名)53岁女性,因发现左侧舌体溃疡半年,伴剧烈疼痛,影响吞咽进食,慕名来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援藏专家章文博主任接诊后,怀疑患者为舌部恶性肿瘤,并立即进行了组织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为“舌鳞状细胞癌”。
明确诊断后立即安排患者入院,此时正值压茬交接工作进行中,章文博、于尧两位主任组织口腔颌面外科病例讨论。
根据术前的临床检查和增强CT检查,需要切除患者近2/3的舌体组织。如果不同期修复舌体外形,不仅创面难以愈合,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语音、吞咽等功能。
因此,章文博、于尧一致建议在肿瘤切除同期进行舌体修复重建手术——从患者前臂制取“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移植至头颈部,来修复口内舌体及口底缺损。这在口腔颌面外科算得上是一个“大手术”。
在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及治疗计划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患者是一名清洁工,生活拉萨边缘山区,家境贫困,患者本人就是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了解患者的困难情况后,口腔颌面外科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可以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及时接受治疗。在解决了患者的后顾之忧后,手术如期开始。
手术团队合影
8月14日,援藏专家章文博、于尧和副主任旦增念扎带领口腔科团队,与手术麻醉科团队通力合作,为患者实施这一例复杂的口腔颌面外科的手术。
章文博在进行舌癌扩大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的同时,于尧与丹增念扎完成了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的制取。随后,章文博、于尧通力合作完成了颈部血管的显微吻合,历经7小时的马拉松式战役,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术后经过密切的观察与护理,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目前移植于口内的组织瓣已完全成活,良好的恢复了患者的舌体形态,手术正式宣告成功!
章文博(右)、于尧(左)默契配合完成显微血管吻合
这是西藏自治区首例血管化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的手术,手术由两位援藏专家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是援藏专家压茬交接工作的重要成果。
前臂皮瓣由我国著名整形外科专家杨果凡教授等在1981年首次报道并得到广泛应用,被国际整形界尊称为“中国皮瓣”。中国皮瓣在雪域高原的首次应用,不仅标志着口腔颌面外科修复重建水平的重要提升,也是“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于尧(左)欢送章文博(右)圆满完成援藏任务返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