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按照《北京工商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要求,2021年1月11日,学校在阜成路校区举办课程思政优秀教师评选决赛,来自15个教学单位的30名教师通过学院的初赛进入总决赛,一展教师风采。新闻系教师党支部李杰琼副教授在本次比赛中获得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二等奖。
李杰琼老师进行了15分钟的教学演示,她的精彩表现获得教师评委和学生评委的一致肯定。校内外评委专家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普遍认为参赛教师准备充分,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善于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育人因素,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有机融合,把思政教育巧妙渗透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充实饱满,传授知识科学严谨,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有感染力,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也对参赛教师在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今后,新闻系教师党支部将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落实本科生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简介:
《中国新闻传播史》为新闻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课程以时间为线,在梳理新闻事业自身演化脉络的同时,注重新闻与社会的互动,以代表性的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新闻事件为个案,剖析其历史影响及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尤其重视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与实践的语境中,剖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践的经验和优良传统,为理解中共党报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建立认知参照系。课程学习目标包括:
(1)从历史维度理解新闻事业发展变迁的根本动力,理解新闻实践范式转型与新闻理论话语建构的具体语境,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使命、理论创新和奋斗目标。
(2)立足历史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总体视野,打破既有知识框架对“新闻史”、“新闻业务”、“新闻理论”的区隔,将新闻事业和新闻理论置入全球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从辩证唯物的角度对理论诞生的语境和条件有深入理解。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新闻观、职业观和社会责任观,为此后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思政要点:
(1)引导学生能够从文化自觉的高度辩证评价在华外报的历史影响;能够从传媒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理解中国人自办报刊发展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2)引导学生能够辩证评价民国时期新闻事业由政论本位转向新闻本位的历史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新闻事业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3)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语境,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系统传播的条件,理解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实践路径。
(4)引导学生立足国际国内媒介环境的特点,理解中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关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
主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心得:
新闻学、传播学均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引入中国的舶来品。对西方新闻传播学理论和教育模式的借鉴,虽然促使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也让这一学科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始终面临着解决如何让西方的新闻传播理论与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接轨的问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中不同新闻实践模式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从历史-理论-实践的立体维度,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进而理解党报理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基于对中国实践经验的认同,强化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课程通过历史与理论结合,通过重构历史事件发生的语境,回归理论生产的实践条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的优良传统,深入理解主流媒体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工作原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