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湿地学学科牵头建设的湖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洞庭湖站”)升级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该站于2019年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我校共同申报,依据科技部文件(国科办函基[2020]470号),现已正式进入国家野外台站择优建设序列,并增加了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为联合共建单位。目前联合共建单位完成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2021-2025)》,建设工作有序启动。
西洞庭站自启动建设至今已有10年,已形成了健全的工作与生活设施,具有一座600平米的综合楼,设有实验室、教室、宿舍及餐厅,配备了野外监测、取样、处理、储藏等仪器设备,可同时容纳师生60人开展教学实习和科研。为深入开展科研,站部院内和西洞庭湖区修建了多种功能的控制实验装置和野外观测场,包括湿地生态系统永久原位观测大样地、温室大棚、植物生长池、原位控制实验场等。
西洞庭站承担了湿地生态学学科长江中游大型通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和人才培育的重要职能。学科依托该站完成了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948”技术引进项目以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湖南省林业局、长江水利规划设计院等委托的重要项目,发表研究论文近50篇。截止目前,西洞庭站已连续9年开展了湿地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学的本科生教学实习。已有18名硕博研究生依托该站完成毕业论文,目前有15名研究生在此开展工作。
西洞庭站也为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提供科技支撑。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湖南省政府、长江水利委员会等清理洞庭湖湿地人工杨树林、评价控湖水利工程生态影响提供了政策咨询报告。2015年、2018年西洞庭站分别接待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到站考察。学院教工也为东洞庭和西洞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桃源国家湿地公园、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珊珀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提供了监测、研究和培训服务。该站也向中科院多个研究所、长江勘察规划设计院、南京水利水电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昌大学等科研院所开放共享。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