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3-05-31 14:53:41 作者:党委宣传部

5月2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王定华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校领导、党委常委参加会议。

王定华指出,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深刻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观察世界的根本观念,方法论是人们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六个必须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蕴含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

王定华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六个必须坚持”对推动学校党建与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启示。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让师生站在学校舞台中央。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北外师生的关切和根本利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促进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履行好塑造灵魂、培育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每年分别办好四个“十件实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持续提升师生福祉、生活品质,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矢志报国的奋斗激情。

二是坚持自信自立,走中国式人才自主培养道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奋斗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这种坚定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视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在继承发展中激发前进动力。北外要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中央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化精神引领,加强理论引导,涵养师德师风,发挥“传帮带”作用,赓续育人兴邦薪火。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心怀国之大者,丰富育人模式,拓展实践载体,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三有”人才。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以服务国家为导向,把创新理念融入到学校各个领域中来。我们既要务本守正,也要革故鼎新,拥抱和驾驭人工智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新思路和学科研究新领域。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破解发展瓶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瞄准问题,追着问题走,聚焦实践,剖析新问题,真正解决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和人工智能的大潮,要有攻坚克难的劲头和精气神。要注重调查研究,树立问题意识,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找准学科发展方向,凝练特色、精准发力,坚定不移推进北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树全局思维促进协调发展。坚持系统观念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算综合账、整体账,增强全局和战略思维,发挥好内因和外因的作用。要坚持以辩证方法分析事物,以系统观念看待全局,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好全局性谋划,继续推进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特色选题策划,确保产出重大原创性、标志性成果。要发挥好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带动作用,落实通用语种卓越计划及非通用语种振兴计划。

六是坚持胸怀天下,以全球视野优化事业布局。“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我们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拓展教育对外开放合作,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加强全球教育治理研究,发挥语言+国别研究优势,联合攻关,协同发展。要着眼“两个大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助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应有作用。

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推动理论创新与时代变革的交汇点,是贯穿理论创新和时代变革的主线。要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指导实践,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杨丹以“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题,用三组关键词谈了学习体会。第一组关键词是“认识、坚持、创新”。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结合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创新是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对高等教育来说,要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传承和创新;具体到北外,则要构建北外学派。第二组关键词是“传承、融合、运用”。传承就是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北外实际,我们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推动北外创新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三有”人才。要面向未来看现在,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和水平;“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把北外的具体实际和北外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在遵循教育规律中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不断提升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升对北外发展规律的认识。第三组关键词是“聆听、回答、改革”。我们要聆听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积极响应党的伟大号召,这是我们工作的主线,也是主题教育的要求。同时,我们要聆听社会发展的最新脉络,了解世界的最新发展趋势,更要聆听人民的呼声;要切实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北外要奋力答好“教育强国、北外何为”之问;改革是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我们要抓好改革主线索,在改革中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推动北外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党委常委、副校长贾德忠指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分管工作,一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抓住“就业”这一最大民生,专题研究相关举措,做实做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策划开展暑期海外实习、“中国边疆周边万里行”等师生社会实践活动;三是要坚持系统观念,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成果产出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打造具有北外特色的北京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分享了关于“六个必须坚持”的学习心得。他表示,人民至上,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自信自立,就是要将“四个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全过程、全环节,熏陶、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守正创新,就是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通过打磨“三全”“三国”等学术战略亮点,抢抓发展新机遇;问题导向,就是要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探索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系统观念,就是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使一流的独唱与一流的合唱实现良性互动;胸怀天下,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们回信中的殷殷嘱托,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志钢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纪委履行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衡量纪检工作水平的硬性指标。具体而言,一是要有效预防问题,坚持早提醒、早警示,教育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是要及早发现问题,紧盯关键领域,通过来电来信、谈心谈话、巡视巡察等多种方式,了解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三是要分类处置问题,对苗头性、倾向性行为突出“快”字,对因制度缺失等造成的普遍性问题突出“深”字,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触犯法律等错误行为突出“严”字,做到精准施策。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指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把握好三个维度、处理好四对关系。历史维度上,必须认识到这一重要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理论维度上,必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实践维度上,必须以“六个必须坚持”、以行动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进一步指导中国实践发展。更好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一是要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理念,处理好方式灵活之“变”与坚守理想之“不变”的关系;二是要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理念,处理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关系;三是要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理念,处理好心怀大局、脚踏实地之“公转”与立足本职、改革创新之“自转”的关系;四是要运用认识和实践的理念,处理好主观世界之“虚”与客观世界之“实”的关系。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指出,“两个结合”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与人民群众日用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根更深、叶更茂、花更红。他表示,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力军。要注重青年实际,尊重青年首创精神,激发青年创新活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培元指出,“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看待高等教育问题的重要遵循。“人民至上”是办好高等教育的根本立场,要积极征求、认真听取爱国人士及国外知华爱华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汇聚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伟力。“自信自立”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基本支点,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校史校情、国史国情,走出有北外特色、中国特色的办学之路。“守正创新”是办好高等教育的明确路径,要在守住北外之本的同时,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秀经验,补全短板、发挥强项,使学校发展与国家强盛同向同行。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教材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