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与时俱进,就要慧眼如炬。朱光潜先生曾言:“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风云变幻,时代更迭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放眼未来的长远眼光,立足于全面发展的思维,兼听远视,方能统摄全局,领先时代。
一、习近平引用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句话在《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过。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所谓创新,概括一点说,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用新视角观察形势,用新思路推进工作,用新办法解决问题,能够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认识、观念、做法,形成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二、出处与释义
这是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广譬》中的一段话。意思是,固定不变的制度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一条道路不可以通达无数的目的地,在行船上刻记号无法找到落入水中的宝剑。
抱朴子曰: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胶柱不可以谐清音。故翠盖不设於晴朗,朱轮不施於涉川,味淡则加之以盐,沸溢则增水而减火。
葛洪喜爱炼丹,所以接触到大量物质变化现象: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而为铅。……至于高山为渊,深谷为陵,此亦大物之变化。物质的变化现象使葛洪得出了天下事物均可变化的结论。所以他认为人们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在自然法则之下施以人道。
三、思考和感悟
创新是学习的恩泽。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或个人,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本领,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创新也是学习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这个动力的形成,正是基于勤奋学习和知识累积。人们越是学习,未知的世界越大,人们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而越不断学习积累,越能不断有所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拥有善于发现创新的眼光,敢于创新的勇气。在传承和创新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