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青年探药行,滇中云药助乡兴——北京中医药大学“时珍青囊行”赴云南省双柏县社会实践活动

2024-08-27 11:06:03 段书雯

于盛夏启程,于云海探药

时值盛夏,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实践团时珍青囊行在指导老师马涛副研究员的带领下踏上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红色土地,此实践团成员主要来自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拔尖计划2.0基地,双柏县微风清凉,带走了团员们一路的疲惫与来自北方的一身暑气。

双柏县中药材风貌总览

在马涛老师的协助下,实践团队成功与双柏县中彝医药产业工作专班胡秀萍老师进行了深入访谈,深入了解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全貌。截至目前,双柏县中药材种植户达1.34万户,种植面积32.05万亩,中药材种植品种涵盖茯苓、白扁豆、佛手、重楼、黄精等61个。2009年双柏县入围云南省第一批'云药之乡',当时认定的品种是茯苓、白扁豆、胡蜂。当下茯苓的份额占全国第六位。采访之初,胡老师便向实践团娓娓道来。

6503d2e3892c332a86bfe856f3f6e03.png

双柏县位于我国西南,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脉东侧,依托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具备了理想的中药材种植条件。

中药材种植区域覆盖全县的八个乡镇。茯苓和白扁豆是种植最多的品种,还有黄精,它们的种植面积都超过上万亩地。2017年的时候我们选取了一批中药材,检测我们的茯苓、当归、黄精,以及党参和龙胆草,这些药材的有效成分超过了中国药典的标准。胡秀萍回忆到。当谈到节约药材种植用地面积时,胡秀萍讲到了林下中药材的模式。双柏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4%,在全国名列前茅,为林下中药材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这种模式不仅为中药材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还有效节省了用地面积。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双柏县开辟了一条新的药材种植路径。

在采访中,胡秀萍多次表达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及马涛老师在双柏县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感激之情,感谢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该县定点帮扶工作上取得的瞩目成绩

谈及目前双柏县药材产业发展中的挑战和需求时,胡秀萍指出,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此外,由于技术限制,县内目前主要依赖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种植模式的道地药材种植体系。相对而言,其他药材的种植仍面临一些技术难题。

走进企业,直面一线

在详细了解了双柏县中药材种植的情况后,马涛老师带领团队先后访问了云南泰华丰功药业有限公司和茨菇坝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深入学习中药产业的全过程。作为双柏县唯一一家具有国家资质的中药饮片厂,云南华泰丰功药业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行生产工作。在云南泰华丰功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华健总经理带领实践团队一行人参观了企业的生产链全观,从第一步的整治原材料到后面包括切片、切丁、净制等多个步骤,以及最后进行产品销售的仓库,让同学们对于中药饮片从原材料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负责人还特意带领学生们参观了直接口服药材的生产线和有毒药材的加工车间。由于参观人员更换衣物未达到规定要求,实践团一行人未能进入直接口服药材的生产车间。这也显示出该公司对生产环节的严格控制,为公众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药物检验科室的参观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张伯礼院士牵头创建的中药学拔尖计划2.0基地的学生,他们大多早已加入不同导师的课题组,对实验室布局非常熟悉。眼前的检验车间给他们一种熟悉的实验室氛围。在许多药企的检验科室中,科研工作与企业活动相结合。这也展示了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cecafd006b7763efa37ed891fa1b3c3.png

在后续的采访中,实践团有幸与从外地回到双柏与我们交流的负责人葛峰伟进行了深入交谈。通过与两位老总的访谈,了解到该饮片厂在产品质量方面拥有显著优势,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生产流程科学且严格把控细节,产品质量备受信赖。然而,作为一个从个体户起家的企业,他们仍面临人才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管理、销售和营销等领域急需专业人才。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药企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葛总还提到,国家将采取多项措施,如集中采购和出台相关政策,建立药材资源战略储备库等,以稳定药材价格,促进药企发展,同时确保老百姓能够承受得起药品。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周华健多次表达了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感谢,特别是对曾经在双柏县挂职的马涛老师在促进企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药材种植,任重道远

为深入了解双柏县在药材种植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以期能够从科研角度进行帮扶。在马涛老师的协助下,实践团的学生顺利地采访到了楚雄州从事中药材资源方面的郭乔仪老师。在他一手建起来的位于城郊的彝药种苗培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中心,生长着320余种珍贵的彝药种苗。当被问到目前其在中药资源方面所遇到的难题时,郭乔仪先生告诉我们,现在很多中药材在当地种苗发芽率过于低下,在育种方面也有很大的困难。发芽率与产量挂钩,而产量又与经济来衡量。此外,虫害等灾害也极大地影响了中药材的产量。

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

实践团成员有幸参观了茨菇坝金银花基地,并与负责人黄成兴进行了交流。遗憾的是,我们抵达时金银花已经过了花期。目前,该基地主要种植三个品种的金银花,其中包括与山东九间棚基团合作种植的最新品种北花一号

a081f57021c33a9a5ec1d94fa010fa4.png

金银花种植基地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扶持的项目,旨在通过金银花的种植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实践团发现当前乡村振兴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尽管资金仍然是发展的瓶颈之一,但我们不能将其视为最紧迫的帮扶需求。眼下,更为重要的是从补贴支持向能力培养转变,增强乡村的内生动力,使其具备自主发展的能力。

帮扶思想,培养骨干

实践团成员认为,提供长期支持的关键在于"授人以渔",即通过教育和培训,赋予乡村居民自我发展的能力,而非仅仅依赖外部援助。通过建立一支专业且高效的骨干队伍,可以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这样的骨干队伍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力,引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践团成员期待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乡村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在本次实地调研过程中,当地所面临人才匮乏和缺乏先进技术的关键问题被反复提出。下一步,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引进和培养人才。帮扶单位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单纯地提供援助。通过建设一个强大的骨干队伍,能够有效地支持乡村未来的发展。

打破教室的厚障壁,将人才培养融入社会

本次实践团队主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拔尖计划2.0基地时珍国药班的学生组成,他们依托长学制的培养周期,拥有更多的试错机会。我们认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紧密结合。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课本学习相比,我们更加强调将学生置身于社会实践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本次实践不仅是长学制拔尖人才新型培养模式的探索,更是希望能够开辟一条独特的培养之路,进一步推动国家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27f284a02e8587095828e7459745af5.png

手记

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

只有走到真正的基层,走到祖国大地的角落,我们才能真正的与当地人民同呼吸才能真正地了解人民的需求与困难。乡村振兴开展以来,无数乐于奉献的国民奔向祖国需要的各个乡村,尽己之力,在无数卷素缎之上描绘出锦簇繁花。时至今日,前辈们的努力已然有了显著表彰。

青年人是国家生机与活力的代表,有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不难发现有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扎身基层,把个人的成长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更多的青年,立志高远而脚踏实地,在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以突破卡脖子难关的同时,以国家基层需要为靶向,以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为内在动力,奔赴基层,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任智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时珍青囊行”踏上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红色土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