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传媒学院党支部访惠聚工作队员张文红同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一批批党的优秀儿女,创造出了无数人间奇迹,也有更多平凡的共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传媒学院党支部访惠聚教师张文红,正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80后党员同志。
2018年学院党委发出赴喀什地区进行访惠聚工作的招募令之后,张文红同志第一个主动报名,响应号召,积极要求加入到访惠聚工作队当中,到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巴什英买里村进行访惠聚工作。张文红同志是一位80后党员干部,而此时他还在新婚的蜜月期,面对脱贫攻坚,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作为,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率先垂范的模范带头作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张文红同志作为传媒学院党支部的一名党员同志,他将传媒学院党支部争先创优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南疆脱贫攻坚的一线。
到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巴什英买里村后,张文红同志立即投入工作,他从了解社情民意、当好“调研员”开始,快速的进入了访惠聚工作角色。在调研中,张文红同志深切的感触到了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充分发挥教师宣传教育的优势,又做起了群众的“宣传员”。张文红同志利用每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入户走访等机会,为村民宣讲脱贫攻坚意义及党的惠民政策,引导贫困户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自觉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变“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同时,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张文红同志发现巴什英买里村大多数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之农忙季节,地里活又多,大家没有多余的时间,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功课,他便利用农牧民夜校上课时间,让参加夜校学习的农牧民把自己家在学校上学的孩子也一起带来,家长在文化室参加学习,张文红同志就另找一间房子,给孩子们义务开办“小教室”,辅导孩子们功课,教孩子们学说国语。
在他的耐心和悉心的辅导下,孩子们的功课越来越好了,国语越说越标准了,孩子们也越来越离不开他了。小学生热依拉·斯马依说:“现在国家的政策特别好,我要好好学习国语,将来也当一名像张老师一样的教师,报答祖国。”张文红同志听着热依拉·斯马依稚嫩的语言,舒心的笑了,他说他只希望通过自己小小的努力,将一粒粒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天山南北,扎根发芽,盛开出一朵朵绚丽无比的民族团结之花。
张文红同志常说,“我既然来了访惠聚工作队,就要为这里的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当好群众的服务员”,他也正是这样做的。他始终坚持居民利益无小事思想。自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以来,张文红同志怀着“进农家门、听农家言、干农家活、想农家事、解农家难、助农家富”的真心,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活跃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他经常关注“四老”人员、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等问题。空巢老人那迪罕·努尔说:“我身体不好,家里人也都外出务工,张老师太好了,几乎每天都会来我家,帮我干活,有时候实在来不了,他就会给我打电话,问我好不好,有没有什么需要,比我的亲儿子还亲。”
不知不觉,张文红在访惠聚工作队一呆就是600多天,在这600天里,他只回来过四次,和年迈的双亲和新婚的妻子相聚不到60天。他来回总是那样匆匆,巴什英买里村的村民们离不开他,他也放不下他们。“访惠聚”驻村工作两年,张文红能够在家时间很少,说起家人,他心怀愧疚:“我陪伴爱人的时间太少了,特别是后来爱人怀孕也不能在身边照顾。不过”他话锋一转,“我在这里工作的很安心也很开心。安心是因为我身后有传媒学院党支部,我的坚实后盾一直在关心着我,支持着我。每逢过年过节传媒学院党支部的领导和同志们都会去我家里慰问我的家属,送上关怀与帮助,让我可以放下后顾之忧,一心扑在“访惠聚”工作上,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的同志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帮助我解决问题,我是一个人在这里,但我却不是一个人在这里工作。”
“开心是因为驻村工作两年,看到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里很欣慰、很高兴。他们一样是我的亲人,能为亲人们生活的更好做一些事情,自己也是很开心的。” 是的,张文红同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传媒学院党支部就是他坚实的后盾和堡垒。
张文红同志作为高校教师、作为访惠聚工作队干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的扶贫扶智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展现着传媒学院党支部一名普通党员的平凡与不凡,在国家扶贫攻坚的道路上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传媒学院党支部
二〇二〇年三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