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学传帮带”四式联动的实践育人新路径探索

2023-05-22 11:14:07

长春理工大学团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师生联合党支部(以下简称“师生联合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以来,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以及省委教育工委的要求,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以跨角度、跨学院、跨专业的党员分布特点,着眼于凝聚引导师生,调动、整合各种党建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将组织所需要的“点”渗透在更宏观、更分散的位置,勾勒出组织所需要的更具有活力的党政教育“面”,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政治保障和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不断实现样板支部建设目标。师生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带团建,依托“学习筑梦”系列实践活动,探索出“学传帮带”四式联动的实践育人新路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师生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习技能热情

为激发广大学生学知识、练技能的热情,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了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营造出公、比、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为了本次“挑战杯”再创佳绩,团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部门紧密合作,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报名数量较活动开始前显著提升,自大赛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14个学院推荐的284个项目,参赛学生1854人,参与指导教师370人次。大赛筹备期间,学校还邀请了省内外专家举办讲座和专项指导,先后开展线下、线上各类培训活动10余次。其中,在校团委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我校《全“芯”未来——智能多光谱成像芯片》项目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主赛道科技创新类别金奖,是我校继上次比赛后蝉联金奖。通过一系列竞赛,充分展现了团委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创新创业成果培育,为我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舞台。

图片1.png

 长春理工大学蝉联“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png

二、发扬传帮带传统,建立志愿长效机制

根据团中央《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指引》,为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落实,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团委每月定期集中组织各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活动”。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围绕“关爱老人”“助力双减”“雷锋精神”“反诈骗宣传”“关注自闭症”等多个主题,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学校、广场,志愿服务队伍遍及18个服务地,参与志愿者服务队有13个,参与学生近300人,各项活动安排合理有序,实践计划进展顺利,实践成果较为丰硕,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建立一个长期的志愿机制离不开传帮带工作,开展“帮扶对子”的志愿活动,纳入教育管理体系,对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和加快志愿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5S6A7684.JPG

“时光机”科普大篷车活动进校园.JPG

三、利用当地优质资源,提升实践技能水平

要加快人才技能培养,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不断进行实地培养,提升实践技能,其中我校在研支团工作上便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根据上级要求,团委广泛宣传、严格选拔、系统培训、实习见习,组建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选拔优秀成员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第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在此期间,长理研支团协助珲春六小开展支教活动,立足专业优势,不仅丰富了成员的实战经验,也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县域教育综合改革。

IMG_6649.JPG

第24届研支团成员在珲春市第六小学上课.JPG

四、发挥制度优势,为党提供后备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团委引领广大学生积极战疫,其中张鑫宇同学在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中国教育报》、中国吉林网均有报道了他的事迹。学校党委在深入考察张鑫宇同学之后,灵活调整入党程序,批准其“火线入党”,成为了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批“火线入党”的大学生。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我校将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党注入新鲜血液和后备力量。同时也激励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奋发成才,勇敢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图片2.png

重温入党誓词.png

责任编辑:张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师生联合党支部以党建带团建,依托“学习筑梦”系列实践活动,探索出“学传帮带”四式联动的实践育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