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有你|“研路漫漫,九转丹成”系列考研经验交流会第五期
栏目简介:“研途有你|‘研路漫漫,九转丹成’系列考研经验交流会”是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第一党支部联合英语系发起、面向全校同学的一档分享考研经验的系列栏目。在这里分享经验的有考研成功的同学、正在攻读研究生的学哥学姐,以及教师定期进行的研究生备考报考方面的指导等。“青春因奋斗而出彩,人生因磨砺而升华”。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考研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最好的成绩!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杨明鉴,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日班学生,现已成功考研至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所获证书:英语专四、专八;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普通话一级乙等。
获奖经历:
2021年第五届普译奖汉译英三等奖,“外研社·国才杯”演讲大赛校级决赛中获得三等奖;
2020年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六届英语口译大赛二等奖;
2019年全国高师技能大赛三等奖。
2020-2021获得三等奖学金;
2019-2020获得三等奖学金;
2017-2018获得二等奖学金;
初入大学,我就深深地认识到了我的蹩脚的英语口语。我也很为此苦恼,幸好当时的老师请学长学姐来为我们分享经验,我受益颇多。经过了一年多,我的口语终于有了进步。加上当时老师强调过单词及积累的重要性,我也在这方面加之注意。大家一定要重视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步伐去思考,去发动脑筋在老师的引导下往前走,这不仅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和问题,我觉得也会锻炼你的思维能力,还会同时锻炼了你的口语,一举多得,所以一定要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指令走,没错的!我觉得这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大一和大二的精读课是对我帮助最大的,这里指的不是说对学习成绩的帮助,而是对你的整体的学习思考能力的帮助,学习成绩是一时的,而学习的思维能力是一直的。所以如果遇到了在课堂上或是课下经常甚至是总是让你去思考问题的老师,珍惜吧!遇到这样优秀的老师是我们的福气。接下来就是准备专四、专八的考试,在准备这些考试的过程中还是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英语方面的不足,自己也曾苦恼于这些问题,还要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才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虽然还有不足,但是时间已经逝去了,我们能做的只有总结经验,走好下面的路。在这里还是要说,准备考试不是一蹴而就,考的是你平时的积累的量,不是单考某一方面(专业考试除外),毕竟谁都不能几天冲刺就成功,就像蜗牛嘛,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准备考研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之前确实走了弯路,造成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算起来自己备考的时间应该是从暑假才开始,而且那个时候又很热,对心态很有影响,每天真正学习的时间很少。下学期回到学校的时候可以在图书馆学习了。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实习生活。我对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活非常期待,也很感谢老师给我这么好的实习机会,老师们在我实习期间也提供了很多帮助。再次强调一下,我们学院的老师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和每个老师学习的机会,这是我在大学期间切身体会到的。
在专业课的备考上,我先是看了一遍星火,把大题提炼出来,尽量背,其实我感觉我大部分都没背下来,只是抱着“学了”的心态。在背前面的题时,虽然难背,但还是逼着自己背了,但是到了后面的时候,实在背不下去了。然后开始看了第二本书,这本书是外国作者撰写的,感叹于自己竟然能看懂,虽然做不到背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在后期的时候自己背了几道之前的真题和自己“押”的内容,幻想着会出原题-没出-沉痛的教训!可是也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结果怎样,或许这就是必经的一部分吧。有精力的同学还是都背都学吧,不要像我这样。其实还有一本外国作者的书,这本书我没看,因为这本书太难了,而且字太密了,就很抗拒看这本书。
在英语综合这门专业课上,我没有太认真备考,因为时间确实来不及了,所以在最后的考试中也吃了亏。在这里提醒大家,上好平时的课和写好作文的重要性。虽然平时的课很难,难到你想记也记不住,但还是在课上认真听讲,最起码会有点印象。这些是我没有做到的。但是我没想到这门课竟然是考的最高的一门,这应该是得益于我的阅读,因为这门考试中阅读占了很大部分,虽然没有答案,但从最后的分数及自我感觉,我觉得我阅读应该做的不错。所以大家要注意积累词汇,多看英文文章,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翻译虽然我只在备考专八的时候练了点,其他时候就没学过了。但是我真的挺喜欢做翻译的,因为完成一段翻译的时候,也代表了你自己的创作。我会很享受于这种自己的创作,我感觉这是你自己才华的一种体现,所以我很享受做翻译。还有,我还有个缺点,就是总自满,所以每次看点难的题时都会重新认识自己。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政治我是在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才开始每天看一节网课,后来感觉自己快来不及了才加快速度看网课的。再到后期背题的时候,因为我政治基础较差,所以只能笨鸟先飞。但还是飞慢了,在其他同学飞的时候我还没开始,导致我后来在政治上花费了好多时间,比专业课时间还多。但是我知道我政治不好,所以也没什么怨言。最后的结果还好对得起我浪费的时间。
日语方面我就没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了,因为我日语实在不行,都对不起我这个第二专业了。不过还好没有我想象的低。我最开始走错的弯路就是日语,虽然后来背了参考书的单词又做了考研日语的真题,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提高成绩,这也是我需要面临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二外,这一门考试非常重要,不要浪费我们应该学日语的时间。
在考研的心态上,我倒是做的挺好。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因为我总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学习或者一边玩手机一边学习(我是能做到一心二用的,即使是在听歌我也能学的下去,而且会学的很开心,因人而异),我觉得我得感谢这些才让我非常快乐的学习,从没感觉什么压力。虽然也有很多背不下来的题,但是我的心态一直很好。没感觉备考期间有什么痛苦。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找到让你放松最适合最有利于你的学习方式。虽然我的效率低,但是最起码我整个复习期间还是很快乐的。总之,还是不要让自己陷入痛苦的循环中吧,自己的心态都不对了还怎么学呢?对了,总结我数次考试经验,我比较受益的是“临阵磨枪”,虽然只是可能由于我之前准备不充分,但是我仿佛觉得我只在临考试才记得快些。我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比较“较真”,对于一个不懂的问题总是喜欢追根问底,非要弄懂,尽量想去探求真正的原因,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个好习惯吧,所以希望大家也能求知若渴。
在平时的积累中,我会每天都背单词,虽然不都是新的,就算是旧的,就当是复习嘛,总归是没坏处的。我感觉我是很受益的。我还很喜欢看书,在之前上的翻译课上我记得老师说过想做好英语的翻译,首先要做好中文的积累。对我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也第一次认识到了中文积累的重要性。我很喜欢看古龙小说和中国古典小说及古代杂文,还喜欢看现代的小说。而且在读这些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奥及美妙,也越来越喜欢中国古代文化,这对于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很重要啊,我们要做的不就是树立文化自信吗?弘扬中华文化吗?虽然这些书对我的学习可能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我觉得多读书还是没什么坏处的。它们应该会或多或少地提高你的内在修养,毕竟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推荐要重复的读一本书,你每次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发现你之前所忽略的地方。而且,读书不能流于表面,探寻出它背后的秘密你会发现新一层的快乐。总之大家尽量做到每天积累一点,水滴石穿,有机会就尽量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活动,你为之付出的努力都会铺好你脚下的一小步。多多向老师学习,每天读点书,输入有用的知识,每天练习口语,积极调整好心态,不要让自己陷入emo的状态,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不要让自己陷入无谓的焦虑中,学好自己该学的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最后我想说学过的知识总会是有用的,只是当时可能没有直接体现在你的成绩上,但它会是有用的。所以不要让自己停止摄取书上的知识,或许你和我一样抗拒汲取专业的知识,那么就从你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陈宇欣,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8级学生,曾获一等、三等奖学金,现已成功被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录取。
对于学科教学(英语),比较有的说的就是333教育综合了。前期我也看了很多经验贴,但最后能用上的经验几乎没有,别人的经验只能是参考,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摸索,所以不用看太多经验贴。333在我的考研学习中大概占了我80%的时间和精力,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备考过程。3月确定院校后我开始着手准备333四本书的学习,我跟着徐影的强化班把中教史过了一遍,仔细做了笔记,但这些笔记在我开始背诵的时候翻都没翻开过,所以我的建议是不需要浪费时间。我是在 7月份才开始背诵,回顾我的备考全过程,建议是,背诵战线不要拉太长,七月份开始第一轮就可以了,战线一长后期会很疲惫也会对背诵产生抵触心理。大家熟知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个人觉得用处不大,因为你会发现一天根本背不完这么多东西,制定自己个人的每日计划按时完成就好,然后在第二天的时候复习前一天背通的知识点。333的别名是背多分,一定要多背多背多背,前前后后我大概过了10轮左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我有背诵强迫症 ><)你花的时间最后都会变成你试卷上的内容,不要偷懒不要怀有侥幸心理,背就完了。前几轮的背诵记不住东西很正常,你时常会觉得自己一无所获、白费力气,千万不要放弃,每一遍的背诵都是有意义的,我在考前那个晚上,6个小时就能把4本书都背一遍。当你坐在考场上时,那些你认为你记不住的东西都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333就是这样一门大力出奇迹的科目。
考研的过程非常艰辛,努力和心态一样重要,心态崩很正常,重要的是尽快调整,考研也不需要你天天都闷头狂学,偶尔给自己放个假对学习状态会有帮助。最重要的一点,考研不是人生的全部,不管能不能考得上,你的人生都能很精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