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成员学习《民法典》心得体会(二)

2020-06-08 13:46:27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6月4日晚七点,经济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邀请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石鲁夫副教授,在线上做了一场题为《民法典的理性与精神》的讲座。会后,支部成员反响热烈,纷纷将个人学习《民法典》和参加讲座学习情况撰写心得体会。

胡蓉:《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出生到求学、工作、结婚、养老,令行禁止都写在民法典上,可以说,民法典给予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终极关怀。我特别注意到了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这强化了国家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在法律层面解决人格权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也顺应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生活更高层次的要求。

张明斗:通过《民法典》的深入学习,主要有如下五点体会:一是《民法典》彰显了司法为民的制度优势,也发出了推动抗议国际合作、捍卫司法主权的最强音;二是《民法典》体现了以法扫黑除恶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担当;三是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推进司法政策制定和落实;四是更加重视涉民生领域的养老金案、董存瑞等英烈名誉权案等,让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捍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是切实发挥司法职能,以强有力措施精准服务“六稳”“六保”工作。

张伟广: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了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通过对该法典内容的学习,我最大的体会是该法典规定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应该享有哪些权利、应该承担哪些义务,同时规定了相关权利应当如何保护、相关义务应当如何确保履行。我认为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

同时,我也从“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检索学习了相关对民法典的系统解读报道,尤其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更加了解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编撰历程、鲜明特色和全面实施的布局,作为高校教师党员,我决定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在教学工作中为该法典的普法宣传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高京京: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典》回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回应了应对风险社会的时代需要,回应了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人格尊严的挑战。从个人层面讲,《民法典》为人民美好幸福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从社会层面讲,《民法典》完善了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推进了民商事立法的体系化;从国家层面讲,《民法典》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支部成员学习通过个人学习及集体学习,就学习《民法典》发表心得体会。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