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电气工程系第一党支部教师指导学生参赛作品获得特等奖

2021-12-09 15:49:36

由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社会科学院、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揭晓。东北大学电气工程系第一党支部教师指导学生参赛作品获得特等奖。

电气工程系第一党支部教师教师刘金海、卢森骧指导,冯宇霖、陈麒如、李拓儒、王阔、王柄洋、张昊然、王锦鸿、康琦童等8名学生申报的深海管道侦察兵——全息管道内检测器项目在科技发明制作A类类别中获特等奖并晋级国赛。该项目主要解决了石油管道运输的泄漏检测关键问题。目前管道检测核心技术大多被国外技术垄断,一旦管道信息被他国完全掌握,便会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本项目提出一种全息管道内检测器。将内检测器放在输油管道中,在驱动节皮碗的作用下,内检测器会随着流体推动到达终点,并在运行途中使用搭载的发电轮毂自发电。石油运输管道因泄漏流体的声音与正常运输时不同,并且,铁磁材料在地磁环境下,局部应力集中区产生表面磁场畸变,管壁表面温度场的分布也会变化。内检测器利用声音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和热成像仪沿途收集管壁信号,并加以存储。在走到终点后将其取出,把数据导入上位机,自动完成管道安全检测和状态评估。

电气工程系第一党支部教师教师孙秋野、毛羽鹏指导,邢荣达、余乐、刘送进、党听雨、郭万通、王靖傲等6名学生申报的户外便携式多能源微能量发电套装项目在科技发明制作B类类别中获特等奖并晋级国赛。该项目主要针对野外探险、部队拉练、边防值守等在野外停留一周及以上,电子设备难以持续供电的情境,团队综合利用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收集环境中的压电能、声能等微能量,紧急时刻辅以手摇发电,满足在野外电子设备的用电需求。自适应非凸多峰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算法与基于事件触发的微能量能源路径管理策略复用,快速跟踪光伏输出的全局最大输出功率点,实现源载与储能模块的能量均衡;设计频率自适应噪声发电装置,自动调节腔体颈口长度最大化转化电能。

责任编辑:刘鑫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东北大学电气工程系第一党支部教师指导学生参赛作品获得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