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积极利用学科优势,因势利导,发挥思想指导、价值引导、心理疏导作用,充分挖掘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蕴藏的精神力量、育人元素,推出系列教学科研活动,以学科视角解读中国抗疫实践,让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变成鲜活课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使广大青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看到温暖、看到力量、看到责任、看到希望,树立家国情怀,强化担当精神。
一是积极撰写发表系列文章,深化提升对抗疫的理论认识。疫情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立足于我国疫情阻击战的经验和启示,先后撰写发表《全球抗疫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庞立生:《光明日报》2020年5月7日)、《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有效遏制疫情跨境蔓延》(孟宪生:《光明日报》2020年3月17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任志锋:《光明日报》2020年4月7日)、《统筹赢得“双胜”的三重优势》(徐立恒:《光明日报》2020年3月4日)等系列学术论文,引导大家从抗击疫情中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
二是精心组织实施思政课在线教学,发挥关键课程育人作用。思政课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实现了61个教学班级,4种网络教学平台,6000多名本科生和2000余名研究生全部启动在线教学,并组织教师以微信、钉钉等组织线上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利用网络日志积累教学笔记,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线上教学中,教师紧密结合抗击疫情实践,回应学生需求和关切,精心设计教学主题,把“抗疫之中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中国历史中的重大灾害与斗争启示”“抗击疫情彰显中国制度优势”“中国抗击疫情的人民立场”等主题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引导青年学生科学认识当前疫情及其防控工作,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积极组织广大师生一起参与全国、全省高校大学生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活动,强化师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受教育,共同分享学习和抗疫体会,师生砥砺共进。我校思政课作为全省唯一思政课线上教学优秀案例,在吉林省本科高校线上教学工作视频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思政课系列教学活动也多次被学习强国报道,反响热烈。
三是加强思政“云”课程建设,以系列微课讲好战“疫”故事。疫情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云”课程建设,策划制作思政选修课“中国理念的世界意义”。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部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组织教师联袂云端开讲。与党委学工部联合推出“从居家抗疫体会家国情怀”(庞立生)、“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中贡献中国经验”(孟宪生)、“集中力量办大事——重大疫情治理下的中国制度优势”(段妍)、《从疫情防控看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李爽)、《大国担当:如何理解新冠疫情下中国的国际主义精神》(冷雪梅)、《疫情防控所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担当》(张岩磊)、《疫情防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孙业霞)、《在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中弘扬伟大奋斗精神》(郗厚军)8门思政微课,打造思政课新载体新形式。这些思政微课被教育强国、腾讯视频、易班等多个网络平台推送,反响热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