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书记党课

2023-09-14 15:21:00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第二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由胡杰明书记主持,并邀请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云洁,艺术设计第一支部书记厉莉,服装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鲁虹以及院办实验室党支部书记陈春云等列席观摩。

会前,组织党员提前自学了“东华大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研学材料”,开展谈心谈话,全面梳理问题。会上,组织委员周之澄老师带领大家又深入研学并交流了学习感想和体会;胡杰明书记总结介绍了当前样板支部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提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需要把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作风整改问题。随后,组织大家从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最后,张云洁书记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并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方面,学无止境,鼓励支部教师以学助工、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以学正风,知行合一,促进支部事业的发展。第二方面,重视支部基础规范化建设,规范党员意识,增宽支部的辐射面,推动整个样板支部的建设。

图片2.png

图片1.png

(图:专题组织生活会现场)



附:书记党课讲稿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当好把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的“领头雁”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第二党支部书记 胡杰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乡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路径。我们艺术设计第二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紧紧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坚持在校地党建联建中把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自觉担当,积极作为,不懈创新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发挥高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设计服务乡建等方面的优势,主动融入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大格局,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东华力量。

自2018年起,艺术设计第二党支部开启“党建引领、文化结对”的艺术振兴乡村工作,五年来支部党员们累计几百趟往返于上海及长三角的乡村,积极开展校地合作的文化帮扶与结对共建项目。以“文化展示力”的创新工作法,坚定“设计为人民服务”理念,将党建工作与学科特点结合紧密为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党建+”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一融双高”的作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党建引领,搭建“学科智库+乡村基地”双环协同共建平台

支部将来自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党员们将学科智力资源整合,通过党建联建、文化结对模式,创设“学科智库+乡村基地”双环协同党建平台,融合东华设计的“整合式艺术”力量,发挥创新智慧和时尚文化的“溢出效应”,共商党建联建,共建文化乡村。

依托上海市“结对百镇千村,助推乡村振兴”的城乡党组织结对项目,与浦东新区航头镇、惠南镇、新场镇,金山区的枫泾镇等村镇联合建设发挥思想文化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党建联建项目,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振兴。在2019年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2020年建立“浦东艺术创作创新基地”以及“东华大学党建联建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平台,通过这些项目,支部参与诸多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景观提升项目,建成大治河文化展示馆,开展桃文化、盐文化、浦东土布·布可再生服饰秀以及“鹤窠计划”等文化帮扶内容。通过地域文化元素进行视觉形象设计与传播,开展乡村环境与景观小品、乡村物产的再设计以及衍生品的开发等,探索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以城带乡、村校携手推进乡村基层党建新路,为乡村文化的弘扬与展示传播贡献了东华智慧和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乡村美学共创课题赋能乡村文化生产力

乡村文化生产力需要立足在地文脉来形成传统与当下的文化时空延展,衍生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产业发展关联,激活乡村文化生产力。通过文化再生+设计赋能,解决乡村文化发展痛点和难点。通过设计助力乡土物产发展、乡村空间更新和乡村产业提升,形成村民参与、多方协同和区域联动的文化生产力塑造。

在支部共建中,我们注重乡村文化的提炼,以乡村IP作为在地文化的高度浓缩和符号化表达,在植根乡土中守正创新,打造出“东方春晓”原创话剧、沪上“红旗渠”大治河文化、浦东历史文化系列绘本等,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优秀文化、在地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设计的手段进行强化,使其起到精神堡垒的作用,以艺术重构人与自然的连接,感受乡村之趣、定义乡村美学;支部助力上海浦东新区牌楼村的振兴策划,将当地鹤文化进行设计衍生出“鹤美牌楼”数字孪生系统、“鹤小窠”数字IP形象、寻影鹤舞”艺术装置、“可喜可鹤”文创市集等,为乡村发展释放生产动能,带来更多发展契机;将浦东非遗文化元素串联到浦东游击队的话剧中,把当地的英雄故事结合到话剧图案创作里;打造“美育全流程”的乡村美学课题共创课题创作内容,将红色基因融入艺术设计,弘扬革命红色精神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决贯彻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引导青年与祖国同行中构建人生T台

践行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中,服务国家的使命中构建人生T台。支部举办主题展、指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助力非遗传承、从区域联动的城市精细化治理到深入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带领学生实践团荣获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指导的多支团队获得上海市“知行杯”重要奖项。

依托浦东、金山等地区实践平台建设“长三角乡村振兴设计教育联盟”、“沈庄村实践基地”、“浦东艺术创作创新基地”,进而从上海近郊的乡村振兴服务辐射到长三角地区,以及云南、贵州等西部地区。连续四年主办“我为乡村种风景——长三角青年乡村振兴设计大赛”。与宁海县地方政府建立长三角MFA联合毕业设计基地,与长三角和全国近百所高校共同主办“长三角乡村振兴高校联合毕业设计行动”和“2023全国联合毕业设计”。引导大学生“论文写在大地,设计做在乡村”,以专业联合、导师联合、院系联合的“三联合”推进毕业设计,探索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的“双融合”创新模式,引导青年学生在毕业设计课程中知民情、懂国情,培养设计青年的家国情怀,肩负起为人民设计的时代使命。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110余篇。

乡村振兴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赋予了高校新的历史使命。在乡村文化展示力到乡村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设计作为介入乡村振兴的重要媒介和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党建工作实践出实效,凝练出集“红色”、“设计”、“文化”于一体的党建名片。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支部组织力,继续以为国担当作为初心使命,只有支部坚强有力,才能更好地为乡村建设和文化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们要不断引领师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的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当好这只“领头雁”!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田玉晶 胡杰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第二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针对支部发展进行学习谈话,梳理问题并总结整改方向,规范党员意识,共同推进样板支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