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 • 思辨 • 求是 • 笃行 教育部全国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中期自评报告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

2021-03-05 18:35:08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工作要求和部署,在东华大学党委、人文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下,认真开展“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的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党支部秉承“博学思辨求是笃行”的工作理念,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严格对标看齐,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引领优良班风、校风、学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升质量、做强特色、发挥作用,样板支部创建初见成效

自创建“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以来,党支部坚持“博学思辨求是笃行”的建设理念,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党支部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对标看齐先进,凝聚服务群众,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发挥了“组织带动、工作带动、队伍带动、榜样带动”作用,形成了包括“周五论坛”党建品牌、“暖心驿站”区域化党建项目、“360党员监督保障体系”、“2+2+N”党员培养考察模式、“定岗明责”机制、“红色基因”与“随身微党课”特色项目在内的培育成果和创建特色。

经验走出去,示范引领。自2018年12月以来,支部书记穆莉先后受邀参与“上海部分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工作交流会暨华东师范大学‘示范党支部’培育工作推进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支部书记沙龙、上海理工大学首届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论坛,以及东华大学各兄弟学院党委支部书记沙龙,分享党支部所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有成效的党建工作经验和党建特色品牌。做法引进来,对标争先。党支部组织开展“‘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工作交流会暨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示范党支部’培育工作推进会”,学习“《中国研究生》走进上海暨研究生党建双创工作交流会”优秀做法,不断提升党支部党建工作质量。通过“引进来、走出去”,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与兄弟学院、兄弟高校基层党支部的交流合作共建,助力构建区域内高校基层党组织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崭新格局。

2019年,党支部先后获评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东华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东华大学首批党建“对标争先”计划“党建工作示范党支部”,党支部事迹先后被人民网、东方网、上海市基层党建网、上海社会建设网、上海支部生活等媒体专题宣传报道。

二、健全机制、拓展平台、辐射带动,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1、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做好支部建设“领头羊”

团结协作、示范带动。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带动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中的“关键少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是落实“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重要保障。学院党委严格标准程序,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8名,正式党员14名,预备党员4名。现任党支部书记穆莉、副书记张胜男、组织委员胡艳、宣传委员谢雪慧、纪检委员冯叶露,支部班子成员政治意识强,在党员群众中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党支部班子始终注重作风建设,坚持示范带动,坚持团结协作,加强支部和谐建设。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党支部班子先学深学,带头上专题党课。在日常工作中,支部工作流程系统规范,支委班子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研究制定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和推进清单,推动党支部工作有序开展。

2、工作机制健全有效,紧握传承创新“接力棒”

政治引领,夯实基础。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制度的基础上,党支部不断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丰富组织生活内涵,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并结合专业优势,通过开展“青年之声,时代之声”红色电影配音大赛、学思论坛、知识竞赛、政研辩论、主题征文、名师讲堂、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略,深入领会理论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党性修养,有效激发了党员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创新模式,统筹推进。“三会一课”作为高校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途径。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党员大会,切实做到支部工作周周例会、推进情况周周汇总、活动要求月月提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支委会学习研讨——党小组会部署实施——党员大会总结汇报的三级工作制度。为将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吸纳进党组织,优化队伍培养结构,党支部还创新了党员发展与培养考察机制,从之前推行的1名党员对接培养3名入党积极分子的“1+3”党团培养模式,到结合党章学习小组制度,实现两名党员、两名入党积极分子与多名党章学习小组成员联动的“2+2+N”的模式。建立“组织监督、党员监督与群众监督”的360全方位监督保障体系,将学期末党员自评纳入监督考察体系,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作为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活动,对查摆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和落实,2019年3月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迎来了上海市市委组织部组干处、上海市教卫党委领导,以及东华大学各院系专职党务干部的观摩并收获一致好评。

搭建平台,全面覆盖。党支部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党员教育途径,探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线上教育,使党员教育真正活起来。党支部依托人文学院“小课堂大智慧”微党课平台,利用微信和易班平台的新媒体优势,做好信息发布与工作安排,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党建“随身课堂”,通过网络直播和线上微党课资源,多维度开展系列主题学习,真正做到教育入脑入心。易班平台的党员交流平台邀请专业教师和关工委名师进驻,让研究生党员和本科生党员实现线上双导师制,搭建学院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同时营造浓郁的学术思辨氛围,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全新打造“红色基因”项目,支部党员通过采访学院退休老党员,并将老党员们“工作一辈子,学习一辈子,为党的事业和学校教学改革奋斗一辈子”的事迹形成微视频和事迹材料,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红色基因”。

3、党员先锋作用突出,敢为思想行动“排头兵”

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党支部党员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做学习的“表率”,坚持秉持“博学思辨求是笃行”的理念,传承好党支部九年的党建品牌“周五论坛”,积极拓展党建品牌项目“周五论坛”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构筑党支部思想的“制高点”。参考科研立项方式,广泛发挥支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党小组为单位申报最关注的时事热点、新闻话题、社会动态为“周五论坛”学习主题,立项后加强对承办党小组的思想引领、专家指导和后勤支持,并让全体支部党员参与进来,结合多学科背景,以多个视角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畅谈观点、共同探讨、达成共识。通过讨论式的讲解和互动式的问答,切实提高支部党员的理论水平,打造学习型的党员队伍。

定岗明责,勇于作为。旗帜领航,永葆党员先锋本色。在创建过程中,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支部党建工作优良传统,党支部进一步完善支部党员“定岗明责”机制,细化党员职责,强化党员责任意识,发扬“钉子精神”。党支部针对研究生党员的特点,结合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岗位,加强资源整合、理念融合和岗位协合,强化学生党员的主体责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支部党员现有一名成功创建东华大学“共产党员先锋岗”、三名人文学院党委“共产党员先锋岗”,全体党员立足学习和自身实际,将所学所悟学以致用。一年来,支部党员在30余个岗位上实践锻炼,多数党员身兼多岗,参与服务人数累计超过800人次,“传帮带”服务效果显著。在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不断的涌现先锋典型,为党支部的发展和研究生党员的进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和表率作用。

4、服务中心成效显著,当好干事创业“领路者”

服务中心,发挥作用。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贡献人文智慧和青春力量。党支部在学院党委指导下,积极推进研究生党员骨干培养计划。一年来,多名支部党员先后入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团员”、“上海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国家级、上海市级多项荣誉,支部党员获评“东华大学优秀党员”。此外,支部党员利用假期组队前往祖国各地,开展以“时尚传播创新发展模式,青年视角聚焦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项目,党员同学走向社会、深入基层,结合所学知识、专业所长,共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工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党员同学文化自信,讲好美丽中国故事。

5、师生群众满意认可,愿做和谐共赢“知心人”

党带群团,团结引领。党支部落实“四个合格”目标要求坚决有力,有效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创建,组织支部党员发挥好“组织带动、工作带动、队伍带动、榜样带动”作用。有效促进学院研究生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工作。在引领优良班风、校风、学风,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党支部结合学院少数民族同学人数较多的特点,支部党员参与来自新疆、西藏、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同学结对、定向帮扶,不仅解决了少数民族同学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增强了少数民族同学对于党和国家了解,还增进双方的情感和联系,推动了学院少数民族管理工作,切实增强了少数民族同学“四个认同”。

志愿服务,共建共赢。互联互通,党建融合,助力一体化区域党建大格局。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参与广富林街道“七色桥党建联盟”项目,与谷水湾居民区党支部开展共建,“暖心晚托”、“爱心摄影”、“法律咨询”等项目深受居民欢迎,取得了良好成效。党员同志深入社区,解决社区晚托之困、提供助老摄影、法律咨询等服务,不仅提高了支部党员参与社会公益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高校文化高地的作用,为党员搭建实践平台,也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整合社、校资源,实现共建共赢。支部党员还承担了《广富林街道居委会服务群众满意度项目》调研项目,助力社区服务能力提升,创新惠民便民举措和社区治理方式,发挥科研和育人优势的服务地区发展平台,邀请社区负责人、学术专家与支部党员一同研讨“学思践悟十九大|激发区域化党建联盟新活力”,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创新区域化党建共建形式,激发区域化党建工作共同发展的新活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rsquo。不断提升党支部党建工作质量。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