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理论形象

2021-04-25 07:09:26 北师大党委

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 100多万党员、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规模和地位发生巨大变化,但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凭时代变迁、风云变幻,我们都要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更好肩负起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初心的坚守和践行,逐步在广大人民心中树立起党的光辉形象。党的形象是对党的理论、实践、组织、制度、作风等方面的综合印象,而理论形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特色,是党的形象构建的独特标识。系统梳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的构建历程,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党的形象,更好发挥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的构建历程

理论形象是党的理论见之于主观的综合印象,与党的理论内容密切相关。党的理论形象需要理论内容的支撑,而理论内容的发展演变也影响着理论形象的呈现。建党以来,随着各个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逐步推进,党的理论形象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理论形象

从自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到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自己的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自觉构建的意识逐步萌发并确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根基,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并开展革命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各种理论学说在中国传播。早期先进分子在实践中意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带来的希望曙光。“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2](P1516)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共产党人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革命工作。在斗争实践中,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路,中国共产党人对面临的革命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也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运用问题。经过与“左”倾、右倾错误路线的反复斗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危害,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更加自觉开展理论创新的新阶段。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道路,也实现了党的理论形象构建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中国现实问题推进理论创新,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结合新旧社会交替的现实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必要阶段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现实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自觉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的工作中心从革命向建设转移,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了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有益探索。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觉面向中国实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党的理论创新,自觉运用创新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党的理论形象构建也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2. 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八大前党的理论形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围绕“建设什么”“如何建设”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这一时期党的理论形象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逐渐丰满起来。面对工作重心转移和“建设什么”的现实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关于“如何建设”,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一起抓,这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3](P361)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两项核心任务,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初见雏形。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推进,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识不断深化、细化。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3](P430)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渐细化为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并于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为“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五中全会分别明确了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完善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推进,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正式确立,并提出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目标任务。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统筹考虑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拓展完善,系统谋划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围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得以不断细化、深化,形成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整体系统。以这一整体系统为框架,中国共产党继续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系列理论成果。这一时期,随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深化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拓展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党的理论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形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有框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创新创造,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飞跃式、整体性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整体构建的特征更加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实践变化,吸收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整体全面,内涵丰富,“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4](P8)

按照各部分理论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划分为基本理论、核心理论和具体理论的不同层次,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整体。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新时代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等内容,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什么位置”“为什么人”“朝什么方向”等基本问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基定调。核心理论主要包括“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基于原有的理论探索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作出的新运用、新发展和新创造,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构建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具体理论主要包括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等内容,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问题深化拓展的理论创造,补充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全面性的具体体现。三个部分的内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共同构筑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全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回答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统一,整体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繁荣发展,党的理论形象呈现出整体构建的突出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的基本特质

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的基本特质,即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在发展进程中一直遵循、始终呈现的突出特点,是为广大人民深刻记忆从而转化为党的理论形象的核心内容。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的基本特质。

1. 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展现着科学的特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始终致力于客观规律的探寻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强调:“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5](P413-414)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所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沿着马克思主义探寻真理的步伐,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考察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革命进行了深刻分析,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等基本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本质属性。新民主主义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两种革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造,架起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往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前国情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必要阶段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现实任务,指明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方向和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分析了当前社会矛盾和重要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有益探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继承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课题,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分析,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三条根本标准,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前进方向和依靠力量。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阐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审视考察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凝结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成果,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持续结合中,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把握中,展现出科学性的理论形象特质。

2. 坚守人民立场的人民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展现出人民理论的形象特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始终代表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贯穿党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敏锐感知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具体奋斗目标。党的八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代表人民提出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党的理论和实践向社会主义建设转向。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科学分析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了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党据此制定了新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党的十九大在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论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我们党新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需求,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始终围绕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人民力量。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6]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延续了人民基因,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端于革命战争时期,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P209)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贯穿党的理论和实践,明确了党的价值指向、工作方法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人民力量,使其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造福人民。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奉行的根本宗旨,并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彰显于党的理论、见之于党的实践。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始终是党的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熔铸于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理论和实践中,展现出人民性的理论形象特质。

3. 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展现出实践理论的形象特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发展,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P136)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和分析中国国情和社会形势的强大工具,更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准确把握了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壮大革命队伍,加强党的建设强化革命领导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升华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准确把握中国性质和国情,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政策,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和关系,提出了适应社会实际的思想、方针和主张,指导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恢复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初步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累治党治国新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改革和完善,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新要求,陆续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新局面。[7]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理论创新中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在实践推进中升华党的理论成果,展现出实践性的理论特质。

4. 坚持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开放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展现出开放理论的形象特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开放包容的理论胸襟,在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始终立足时代前沿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发展。习近平强调:“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6]百年来,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基于时代演进、实践转变的认识更新和理论发展的历史,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吸收借鉴、转化创新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P664)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这一原则,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分析中国实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的推进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坚信任何科学理论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自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面向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问题,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开辟党的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进程中,党始终将问题挑战和现实实践作为推动理论创新的直接动力,而时代发展的客观性对推动理论发展的开放性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持。因此,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开放的理论,是始终与时代发展密切联系的理论,展现出强大的现实解释力、实践引领力和旺盛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理论胸襟。在党的理论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开放包容的胸襟视野,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价值理论、道德规范等宝贵财富,吸收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始终保持探索求真的好奇和热情,推动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壮大。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与时俱进中持续更新,在开放包容中交流互鉴,不断开辟党的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展现出开放性的理论形象特质。

三、中国共产党理论形象的发展展望

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理论形象因其富有科学真理和人民情怀的理论支撑内容,成为党的形象构成中的关键部分。新时代,我们党仍需要立足理论形象根基,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牢牢把握纵向的理论发展趋势,坚持系统观念的理论思维,深化拓展横向的理论内容结构,坚持开放合作的理论视野,面向世界舞台、秉持人类情怀,深化加强理论形象的自我构建。

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

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形象,关键要把握党的理论的发展变化。而分析党的理论发展的趋向,重点在于牢牢把握党的理论主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9](P13)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奠基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接续奋斗下,我们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取得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胜利。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9](P69-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事业,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主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理论形象的自我构建,关键在于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现有发展成就,面向新情况新要求,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系统把握,继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

2. 注重系统全面的理论思维

理论形象的构建离不开理论内容的支撑,作为理论内容的主观化反映,理论形象将随着理论内容的发展而变化。而对理论内容的把握,既要抓住理论主题把握纵向的发展趋向,也要分析理论思维厘清横向的内容结构。习近平强调:“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10](P342)理论思维是观察现状、分析问题、构建框架、拓展提升的依据,从而影响决定着理论创新成果的内容呈现。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成果展现中,我们可以回溯和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和贯穿的理论思维。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1]在系统观念的理论思维引领下,我们党形成了体系严整、内涵丰富、系统全面的理论创新成果,鲜明地展现了党的理论形象。

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再出发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将继续坚持系统观念的理论思维,引领党的理论成果的创新发展。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坚持系统观念被确立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12]我们党将坚持贯彻系统观念的理论思维,统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重点处理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凝聚系统协同的整体合力,实现在理论思维引领和实践探索检验的结合中推动理论创新,在理论持续创新中深化党的理论形象。

3. 更加从容笃定的理论自信

习近平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0](P36)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众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行了伟大的改革,继续推进社会革命,极大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全面推进深层次改革,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如此辉煌的实践成就,无可辩驳地印证了我们理论的正确性,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树立起理论自信。

过往的实践带给我们理论自信,我们更需坚定理论自信去迎接新的挑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着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荣耀与考验并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和自信,筑牢发展的理论之基,把好发展的思想之舵,创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4. 展现包容开放的理论视野

理论形象是理论内容见之于主观的综合印象,随着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交流传播,党的理论形象将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起来。开放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突出特点,在全面扩大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放理论的形象特质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既享受着“地球村”带来的便利合作,也面临需要人类共同应对的全球挑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倡导各国之间求同存异,深化开展交流协作,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在合作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一直以来,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实践充分展现了党的坚定信念。习近平强调“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10](P484)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向世界提供了“中国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是开放的理论,不仅吸收外来,并且保持开放合作的理论视野,在世界舞台传播中国理论。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强调:“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9](P471)我们党将继续保持开放合作的理论视野,实现更高质量的“引进来”和更高水平的“走出去”,以开放包容的理论胸襟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转化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智慧力量;以交流互鉴的理论担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世界,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凝聚中国智慧的作品呈现在世界人民眼前,让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形象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对新时代新实践的理论思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丰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让党的创新理论展现出更强的吸引力,树立起更加鲜明的理论形象。


作者冯刚,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党委组织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冯刚: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理论形象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