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天立地做学问 丹心碧血铸师魂——纪念何克抗先生

2021-06-15 07:11:02 北师大党委

他是一位教育“行者”,一生扎根实践,致力于推动一线中小学课堂教育变革;他是教育技术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之一,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其思想和著作影响了无数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者。他就是我们最难忘的、最敬爱的何克抗先生。

“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但我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何先生时刻不忘教育使命,毕生在思考、在行动;“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我做不动为止”,这也成为何先生一生践行对教育承诺的真实写照。

何克抗先生

风雨人生历程,铸就坚强品格

1937年,何克抗先生出生于广东大埔县,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读过书,上过大学的父亲在婚后不到3年的时间离开了其母亲。在何克抗先生7岁的时候,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母亲让他离开农村,跟随父亲生活。由于父亲的工作经常在不同的地区调动,年幼的何克抗也跟着在广州、香港和韶关等地辗转,先后上过五所小学。解放后,身为国民党官员的父亲因历史问题被捕,少年何克抗失去了依靠,他只身一人乘车、坐船、走路,跋涉六百多里、经历了3天才回到山区老家,和日夜思念的母亲抱头痛哭,那年他才14岁。之后,何克抗先生在农村老家度过了中学时光。从初中到高中,何克抗先生的表现一直优异,各科成绩都是全班第一。跟母亲在一起,生活穷困、艰苦,寒、暑假还要和母亲一起操持各种农活,但这段经历使他终身受益——母亲的一言一行和一生的不幸遭遇,既使他懂得什么是纯朴、善良,也让他学习到吃苦耐劳、不向命运屈服的坚韧品质。

1956年,何克抗先生被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录取,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随后又在北师大读无线电电子专业的研究生。青年时期的何克抗先生除了专业学习成绩优异之外,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天赋,在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文章,获得不少奖励。学习是他离不开的兴趣爱好,而这段美好的青春岁月在他品格和学识的历练中亦熠熠生辉。

1969年,何克抗先生作为第一批下放劳动的知识青年来到山西临汾的农村,但他没有任何抑郁不满、怨天尤人,而是因地制宜、服务群众。在73-77年间,何克抗先后到过100多个工厂,虽然又苦又累,却积累了不少无线电技术方面的经验,也积累了对贫下中农朴实的感情。他常常利用农闲时间帮老乡修无线收音机等电器,还兴致勃勃地跟当地的中医学针灸,时刻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热忱。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何先生回到了师大校园,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随后的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何克抗先生敬业、务实,勤奋刻苦,待人诚恳,努力工作,一心一意做学问。直至2020年因病入院前,何克抗先生依然活跃在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一线,一直承担着博士生的教学工作。何克抗先生一生培养博士53人,硕士100多人,以身示范,对学生的培养兢兢业业,对学生提交的论文,他会从体系结构到错别字,乃至于标点符号,都一一审阅,认真批改。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

人生风风雨雨铸造了何先生坚强的品格,在人生每个阶段何先生都迎难而上,执着不放弃,用自己的奋斗持续浇灌人生璀璨之花,影响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踏实奋斗, “顶天”不断求索创新

由原本的无线电专业转入了计算机领域,再到后来的教育技术,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很大的挑战。面对每一次的转变,何克抗先生始终踏实奋斗,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成为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的泰斗。

“顶天”是他对学生的谆谆教诲,更是他自己一直秉持的做学问态度:做学问要跟国际一流水平看齐,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但又不能崇洋媚外,妄自菲薄,要立足于中国教育实践,勇于创新,做出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数字技术开始在教育领域渗透,何克抗先生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教育技术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发表了《当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与发展趋势》一文,在对教育技术94定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对当时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IMG_256

IMG_256

何克抗先生在开展相关理论指导和培训

何克抗先生是最早从国外引进和介绍建构主义的学者之一。他持续关注和研究建构主义,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在反思中创新,为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除此之外,何克抗在大量、广泛、深入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验”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核心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学结构理论;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

在长期深入进行中小学教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何克抗先生努力探索网络时代的创新教育理论,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名家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创新思维培养、儿童思维发展、儿童第二语言形成的原理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三种独树一帜的理论观点:创造性思维理论(专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专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专著)。三本相应英文著作《A Theory of Creative Thinking 》、《New Theory of Children’s Thinking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Semantic Perception Theory A New Theory on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ent》被Springer正式出版,并被国际学者广泛下载。

何克抗先生积极参与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带领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大批国内领先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教育软件产品,如2000年率先在广东佛山市建成我国第一个“城域教育网”;2001年何克抗教授为首团队独立研制完成并开通了国内第一个省级大型“分布式教育资源网络系统”等;他还在国内率先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该标准于2004年底由教育部正式颁布),是我国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一标准的颁布与推行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对于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贯彻与实施,特别是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持续、深入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何克抗先生在教育技术行业的踏实奋斗与不断创新,为他赢得了各种荣誉和称号:1975年获北京市颁发的“技术革新先进分子”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1994年、1995年连续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997年成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名师;2012年被评为首都教育界十大有影响人物,同年被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杰出贡献奖”;2015年被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首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个人成就奖,同年入选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等联合发起评选的当代教育名家……

面对名誉、面对各界的赞誉,何先生在世时,最常见的反馈是摇摇头:“我对这些看得很淡,我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运用我这套全新的理论和方法,让更多的农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心怀教育,“立地”扎根实践,鞠躬尽瘁

何克抗先生非常注重实践,始终强调理论工作要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应用于实践,认为一个教育研究者需要“立地”——要深深扎根于中国教育实践的土壤,要深入一线课堂,要立足课堂解决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

正是在这种信念支撑下,他和他为首的研究团队,在近二十年的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具有创新意义的开创性实践工作。率先倡导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利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一线教育的实践变革。1994年与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合作开展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 2000年至今携同他的弟子余胜泉等人开展“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 ,在“4+2”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支持下(其中的“4”是指“创造性思维理论、新型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新型教学设计理论”;其中的“2”是指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觉论”),先后在600多所试验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义务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发展,在海内外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小学课堂中的大教授”是何克抗先生为众人所知的独特标签,多少个日日夜夜,何先生都坚持深入在教育一线,深圳、广东广州、广东佛山、安徽肥西、甘肃宕昌、宁夏永宁、甘肃海原、河北丰宁、新疆库尔勒、北京远郊区县等地区的中小学课堂,都能经常见到何先生培训和听课评课的身影,很多试验学校的师生也都熟悉这位脚穿球鞋、斜挎小黑包、和蔼可亲的“何爷爷”。

IMG_256

 

DSC04732

何克抗先生深入一线指导和听课

在何先生眼里,“立地”实践是长期的、持续的,实践变革不是一蹴而就,何先生自己会不辞劳苦,亲临现场、持续追踪指导,一趟趟的奔走在城乡之间,奔走在各个试验学校之间。他会身体力行,多次深入同一个教师的教学现场,基于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培训、备课、观察和指导反思推动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结合对教师的上课过程的持续记录和观察,追踪教师持续发展的轨迹,及时认可、鼓励教师的点滴进步,为教师的后续发展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

在何先生眼里,“立地”实践也须是深入的、具体的,何先生不仅注重“主导-主体”、“建构主义”等先进理论的指导,更注重理念的具体落实策略和方法,结合各个学科的内容特点、各个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各个学校的背景特色,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可模仿、可借鉴的技术支持下的系列创新教学模式和发展策略,这些模式、策略关联具体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明确、操作环节清晰、支撑资源丰富,成为每个教师掌握理念、应用技术解决实践问题的“灯塔”和“拐棍”。每次听课结束后,何先生还会注重搭建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从目标设置、环节划分、时间分配等维度深入浅出剖析理论的具体表现和应用,提供给教师可操作、可落实的具体建议。

在何先生眼里,“立地”实践还应是不断进化和发展的。从解决语言学科课堂中的痼疾到提出其他学科技术深度融合理论和方法;从关注经济条件较好、信息化装备较完善的发达地区教育质量跨越式发展,到为教学条件有限的欠发达、农村地区寻找在教育起点很不公平的条件下能使教育结果达到相对公平的全新理论、模式与方法;乃至七旬、耄耋高龄,何先生仍然时刻关注国内外实践发展动态,对翻转课堂在中国落地、如何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创客教育等提出真知灼见,一直在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地推动一线的实践进程。

何先生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彰显了什么是知行结合,什么是“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为高校智力资源如何引入中小学课堂提供了最好的示范和表率,而当学校捧着一份份不断提高的成绩单,当教师们捧着一张张奖状,当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展示自己的优秀作文、用英语流利交际时,也是何先生最自豪、最开心的时刻。

image206

何克抗2

何克抗4

何克抗先生和学生对话、观察学生表现

丹心乘云已化雨,桃李无言自成蹊。何先生已然先去,但其关注国家发展、心牵学生成长、胸怀教育热忱的精神永存,仍然在持续感染、影响着一大批学生和教师,其所秉持的勤俭朴实、严谨务实、谦虚努力、踏实勤勉、专注执着、创新探索、知行结合的治学风骨也为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们竖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指引着后继者们一起协同推动中国教育的变革,一起为孩子们拥有更美好的明天而持续奋斗——这正是何先生一直来的教育夙愿。

责任编辑:党委组织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顶天立地做学问 丹心碧血铸师魂——纪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知名专家何克抗先生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