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弦歌不辍!今天,一起重温上医那段抗战西迁岁月

2020-09-05 13:21:06

9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日子。

今天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

抗日战争时期,上医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今年是上医抗战迁渝80周年80年前,上海医学院抗战迁渝,以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为国家的医学教育事业保留火种,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如今,我们追忆这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从“西迁”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在上海打响。在抗战烽火中,作为当时国内唯一的国 立医学院——国 立上海医学院,为了保存医学的火种,从上海迁至昆明白龙潭,后又于1940年辗转迁至重庆歌乐山,直至1946年抗战胜利后才迁回上海。在重庆办学的艰难岁月里,穷亦“兼善天下”,上医以救死扶伤与培养栋梁的方式为民族的延续和复兴贡献力量。

重建家园续学业,苦中作乐歌乐山

抗战时期,重庆是战时的陪都,但大后方的条件同样艰苦异常。上医师生们抵达重庆后,便选择在离市区35公里的歌乐山重建家园。

学校克服重重困难,在歌乐山校址上建造图书馆、化学实验室、解剖及物理实验室、教室等极其简陋的校舍。

歌乐山上水、电、煤、卫全无,生活十分艰辛。以至于当时有句流行语:“一年级戴眼镜,二年级备痰盂,三年级就咯血,四年级睡棺材。”为丰富师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组织学生们开展了音乐会、英语比赛、话剧等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项目。艰苦的条件,锻炼了学生们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也促使同学之间更为亲密团结,铸就牢不可破的友谊

▲上医在重庆歌乐山的校舍大门

▲歌乐山上医教室内景

▲歌乐山上医教室外景

▲歌乐山上医教授宿舍

师生共济渡时艰,标准严格抓教学

战时的歌乐山,虽然条件无比艰苦,但对于学生学业的标准和要求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放松,甚至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还更加地严格了。在一次新生的开学典礼上,各专业教师就学生的学业提出具体要求,并向大家讲明了上医严格的淘汰制度。据当时听讲的学生所言,这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老师们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第一学期开学时有108名学生,到二年级时剩下52人,三年级只有30多人了。

当时学习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病理制片需要纯酒精脱水,内地根本无法购到。谷镜汧,这位中国病理学的奠基人,只好亲自用废酒精液蒸馏提炼纯酒精,结果把脸烧伤了。医学院实验用的玻璃器皿,也是教授们带着学生自己烧制。条件简陋,但教学质量一点儿也不差。在上医严谨治学、勤奋进取的传统学风影响下,同学们仍然认真刻苦地学习,取得良好成绩。

▲上医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表

1944年,上医毕业生在重庆合影。毕婵琴(第一排右三)、吴祖尧(第二排左一)、刘约翰(第三排左五)后来参与重医创建

1943年,学生在歌乐山上医校门前合影。李宗明(第二排左四)、吴茂娥(第二排右二)后来参与重医创建

尽心竭力谋发展,艰苦卓绝搞科研

医学教育科研的特殊之处和难点在于它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这就要求医学院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当时,重庆国民政府卫生署把重庆中央医院交上医接管,朱恒璧院长大力整顿,派上医教授、医生及行政财务干部接管该院后,医疗服务好转,成为上医附属医院,誉满大西南。

▲朱恒璧院长在办公室

朱恒璧1890-1987年)

江苏阜宁人,中国杰出的医学教育家、药理学家,1916年毕业于上海哈佛医学校,曾两次赴美进修病理学和药理学。回国后,相继在湖南湘雅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教。19288月到校,任国 立上海医学院教务主任、教授。1939年,作为代理院长的他带领师生迁校昆明白龙潭。1940年,再迁重庆歌乐山。1941年,任院长。抗日战争结束后,学校迁回上海,修复满目疮痍的校舍,为重建学校做出了杰出贡献。

▲歌乐山上医附属医院大门

▲歌乐山上医附属医院内科病房

歌乐山上医附属医院手术楼

虽然战时各种条件都极端受限,但学校依然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师资水平。学校在1941年度各科发表研究论文9篇,在1942年完成研究课题6项、完成研究工作10余项。 

▲张昌绍教授(左四)的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在重庆中央卫生实验室的合影

抗战迁渝期间,虽然烽火连绵,但是学校始终弦歌不绝,坚持为国育才、为战医伤。在歌乐山建立起了集医学教育、医学临床、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于一体的“大后方医事中心”,这为建国初上医能汇聚16位一级教授,22位二级教授,开启华章鼎盛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充足的人才储备,书写了上医历史上的光辉一页。

在渝六年间上医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

上医通过各种渠道充实师资力量,聘请国内外医学专家担任教授和内、外、妇、儿各科主任。当时在册的教授、高级教师、主治医师(相当于现主任医师)有60余人,涵盖基础学科、临床学科的23个二级科别。他们中的徐丰彦、谷镜汧、张昌绍、钱悳、吴绍青、杨国亮、陈翠贞、沈克非、黄家驷、苏德隆、应元岳、林文秉等12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国家一级教授。

在渝六年间上医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沈克非、吴绍青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完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并建立医学院与医院之间教师与医师的互聘兼任制度;冯德培、徐丰彦重建生理学科;戴天右、顾学箕、张治道等在成渝公路沿线建设公共卫生的教学基地,发展公共卫生科;朱恒璧兼任中央护校校长,重视护理教育,强调医护一体。迁渝仅仅两三年时间,上医就建立起了完整的医学教学体系,与重庆中央医院、中央护校、中央卫生实验院、国 立药学专科学校等形成了较完整的医学教育联合体。

在渝六年间上医的学术研究迅速发展

朱恒璧编著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张昌绍分离出抗疟药物常山碱,领先欧美同行,并为之后分离青蒿素奠定基础。汤飞凡成功地自主研制出国产青霉素。林兆耆、应元岳编著《实用内科学》,在当时内迁至西南的医学生中广为传习,之后一版再版,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影响最大和版次最多的大型临床医学专著。谷镜汧制作了千余件病理标本,其中包括大量罕见病标本,为上医病理教学奠定扎实基础。

在渝六年间上医学子积极投身抗战救国

身处大后方,上医学子更心系国运,坚决服从国家征召,成为战时医疗的生力军。1940届和1944届全体毕业生应征入伍,充实大后方的医疗卫生力量。萧卓学长在滇缅铁路因公殉职,姚葆初学长入缅作战牺牲,这些英烈的名字闪耀在民族的星空。在烽火岁月中,上医还成立了第一个学生党支部,担任第一任支部书记的计苏华,在毛泽东赴重庆参与国共谈判期间,还被选派作为保健医生贴身陪同。

推荐阅读

《烽火中的上医》

邱佩芳、潘星、张立群编著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1711

全书20余万字,正文7章,附录7个,配有百余张历史图片,较为全面地呈现了战时上医部分师生内迁重庆歌乐山办学的完整过程,对战时医疗救护、战时医学教学与临床等均有较详细的介绍。附录1是上医的科学研究论著目录,首次全面梳理了上医创校至抗战胜利20余年间的科学研究成果,收录348篇论文,反映了上医雄厚的科研实力。附录2收集1936-1947年上医所有教职员名单。附录3为抗战时期上医课程表。附录41937-1946年上医毕业生名单。附录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是一本上医校史的断代史读本,把上医校史往前推进了一步。

参考资料:

弦歌西进——上医重医西迁精神主题展览

杨震 《一所医学院的血泪抗战》


责任编辑:麻慧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在重庆办学的艰难岁月里,穷亦“兼善天下”,上医以救死扶伤与培养栋梁的方式为民族的延续和复兴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