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谁寄锦书来?
“既荣幸又兴奋,感觉梦想终于成真了!”7月26日,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罗雅萧接到了复旦大学老师亲手送上的录取通知书。
当天,包括罗雅萧在内,来自成都七中、树德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49名“新复旦人”收到了复旦大学四川招生组老师亲手送上的复旦大学2021级新生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由复旦大学老师亲手为新生送上,并不是第一次了。但走出上海,带着饱含拳拳梦想与寄托殷殷期望的录取通知书跨越千里,却是第一次。
▲
四川招生宣传组组长蒋益明教授为罗雅萧颁发录取通知书
当梦想的学校与梦想的专业相遇,在复旦开启创新探索之旅
从高一暑假来到复旦校园参观开始,罗雅萧就把复旦大学“置顶”在了自己的梦想列表里,渴望着有一天能成为这里的一份子。高考692分的她,有着广阔的选择空间,但对复旦的选择没有动摇。“我很喜欢上海这座城市,而我眼中的复旦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非常开放、包容、广博的学校。”
一个月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的一句“想当程序员”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如今,被梦想的学校录取,罗雅萧又坚定选择了复旦大学工科试验班,奔向梦想的专业——人工智能。当下人工智能正深刻地赋能世界、改变未来,她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为我国的人工智能事业添砖加瓦。
2017年,“复旦共识”拉开了全国新工科建设的序幕。复旦大学工科试验班下设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工智能3个专业,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推动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探索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人才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相结合、持续改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对此,她也做了不少功课。“近些年,复旦大学的新工科建设取得了卓越成就,我非常期待能在这里放飞梦想,不负梦想、不负使命。”她相信,在复旦大学,自己一定能够实现小我与大我、青春梦与报国梦的深度融合。“也许有一天,也能走在为突破‘卡脖子’技术而攻坚克难的前列。”
▲
成都七中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现场
来自成都七中的黎大可也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他认为,数学是科学殿堂中必不可少的交流语言和工具,而在走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作为青年人,投身基础数学研究义不容辞。“对我来说,这既是梦想,也是使命。”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是培养数学家的地方。”怀揣基础研究的志向,黎大可通过与学长学姐的交流了解到,复旦大学不仅格局开阔,而且“能让人静下心来做事”。他觉得,这非常适合自己。
当成才的目标与培养的目标相遇,在复旦开启强本固基之旅
▲
树德中学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颁发现场合影
▲
杜馥利领取录取通知书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复旦生活了。”来自树德中学的杜馥利在接过录取通知书后兴奋地说。
从小她便对历史学很感兴趣,如今如愿通过强基计划被复旦大学历史学专业录取。在她心目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底蕴深厚,治学氛围浓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很多老师都是我的学术偶像,想到能成为他们的学生真的太幸福了。”
本专业之外,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吸引着她。“我应该算是一个很有求知欲的人,复旦有几百门模块课和数不清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可供选择,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她也非常期待复旦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希望能够在大学期间体验更多可能性。
▲
黎大可领取录取通知书
黎大可也是强基计划的一员。高考692分的他凭裸分即可被复旦大学数学专业录取,却依然选择了强基计划。他说,是复旦大学对于强基计划录取学生的培养方式深深吸引了他。“本研衔接培养的机制和鼓励基础研究的环境,让我可以自由探索专业方向,合理分配时间精力。”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为国担当,能承担科技创新、科教兴国重任的掌握未来的复旦人,复旦大学自2020年起实施强基计划。学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了单独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着力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各相关学院还为这些学生配备了专门的师资,实行导师制,并设置专门的的课程进行小班化培养。针对学业优秀的学生,学校还在本研衔接培养、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黎大可认为,很多人眼中的数学是一门“无用”的学科,一项数学成果也许百年甚至千年之后才有可能投入应用,这就离不开真正的热爱,以及“坐得十年板凳冷”的坚韧。“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辈们正是这样的榜样,我十分期待能像他们一样,在深爱的学校深耕深爱的专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