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是大学的基石,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通过广泛深入研讨,让“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的步伐迈得更稳,走得更快,行得更远。昨天(12月31日),复旦大学规划与“双一流”学科建设大会暨“第一个复旦”研讨会在光华楼东辅楼举行。
校党委书记焦扬作动员讲话并指出,召开建设“第一个复旦”系列研讨会,是对全校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前列的再动员再部署,也是深化巡视整改的重要举措。校长金力作关于“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的报告。常务副校长许征主持会议。
校领导,上海医学院领导,各院系、实体运行科研机构、机关部处和直属附属医院等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焦扬:坚持历史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建学科高峰、攀世界顶峰
焦扬指出,2014年以来,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双一流”首轮建设周期任务顺利完成,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竞速发展,学科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明显提升。但是,对标总书记、党中央的新期待新要求,对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地方升级发展的迫切需求,对照日新月异的学科前沿和国内外同行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学科结构优化增长进程仍需加快,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高原”“高峰”建设仍需加强,学科融合创新能力和服务能级仍需提升,学科建设效益和管理效能仍需提高。
建设一流学科,是学校“十四五”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抓手和动力。不进则退、慢进也退,要以旦复旦兮的创新精神、日月光华的创造气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建学科高峰、攀世界顶峰。
第一、树立历史思维,把握好“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是学校“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奠基五年、关键五年,既要为2035年整体水平引领教育现代化奠定根基,也要对标“双一流”2030年目标和新一轮部署,凝神聚力在“率先”上下功夫、求突破。
焦扬强调,立德树人、“双一流”建设是学校最大政治任务,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全校干部师生要共同扛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高位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强化战略思维,把握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导向。在大学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牵动全局、影响长远,最应该树立和运用好战略思维、把握战略导向。贯彻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部署,主要体现四方面的导向。一是彰显特色、争创一流,处理好扎根中国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既扎根中国大地、深化内涵发展,也瞄准世界一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创造性建设“第一个复旦”。二是重点支持、统筹推进,处理好一级学科与一流学科的关系,打造一流水准的学科体系。三是融合创新、优化结构,通过融合创新,处理好巩固优势与结构拓展的关系。四是优中选优、造就高峰,“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是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迈向世界一流前列的重要战场。
第三、增强系统思维,把握好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要素。学科建设应当注重系统的整体性、诸要素的协同性和动态平衡,注重发挥学科对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龙头牵引作用,注重师生主体能动性和校内外多元参与性,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要造就一流人才方阵、走出自主培养之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新时代人才工作作为核心任务。要以服务国家和人类为追求、完善大学创新体系,自觉肩负起科技自立自强和文化自信重任,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推进科教融合、科研育人,以一流成果服务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四、坚持创新思维,营造好创造活力涌流的创新环境。大学本质上是师生一德的学术和创新共同体,建设一流学科必须创建追求卓越的创新环境,依靠院系和师生共建共享,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创新的实践。要改进学科建设评价,激发二级单位活力,发挥“三线联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金力:融合创新,结构跃升,打造“第一个复旦”学科发展新格局
金力在“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报告中首先阐释了学科建设的几个关键概念。金力认为学科在内涵上同时具有科研属性、育人属性、管理属性,具有动态性、时代性、开放性特征。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下,学术共同体是学科落地生根、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具有学术、人才、育人、服务、治理的五维要素。
如何看待“三新一高”格局下,学校学科发展的历史方位?金力指出,建设“第一个复旦”,正处于深刻的历史战略机遇期,以及新型前沿学科领域组织布局机遇期。“十三五”阶段,复旦大学学科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迈向世界一流前列。近年来,复旦的研究领域正逐步向顶尖高校演变,一流学科竞争力仍有差距,未来五年需要补齐短板、迎头赶上。
“十四五”学科发展有三大元素:目标、路径、任务。更好建设“第一个复旦”,首先要厘清目标、路径、任务三个不同的概念。首先设定总体的阶段性目标,明确“十三五”“十四五”到“2035”,是学校形成世界顶尖大学基本格局、助力三个强国建设的重要阶段,要分阶段、分目标实现各个一流学科的国际、国内的双冲顶。发展路径涵盖六个方面:赓续壮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提升整体发展能级;力促理科基础优势学科,攀升塑造全球学术地位;紧抓新工科建设契机,营造工科发展新生态;瞄准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打造医学学科尖峰;深化学科融合创新,前瞻性布局交叉学科建设新方向。同时,学校计划通过良好的支撑体系、“培优行动”等路径支撑,从各个学科角度分门类做好任务规划,以更加健全的学科评价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支持一流学科朝国际国内“双冲顶”的目标前进。校院两级需肩负学科建设的共同责任。
“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要实现厚积薄发的阶段性跃升。回顾中国大学治理模式的演变,是从对西方大学制度的借鉴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演变。总结国际经验,应明确我校现阶段“创新驱动”的发展特征,通过分析学科发展从分裂到融合的演替更新趋势、观测世界范围内学科研究体量占比演变,金力提出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一是基于现有基础与积累优势,作延伸式发展;二是对标未来,补齐缺环,定位关键人才团队,作跨越式发展。学校各学科应从这两种动力机制出发思考未来发展道路。
“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要找准学科冲顶的结构性力量。学科冲顶的首要力量是一流学科,一流学科不等于一级学科,在具体建设中要将主干学科和支撑学科建设的二级单位都组织进来,形成学术共同体。总体而言,结构性力量来源于前瞻性的学科布局、国际国内双冲顶的发展目标以及以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的治理体制创新。“抢”占机遇,要注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打造新工科先锋部队实力,对接国家战略科技性力量是重要的结构性力量。融合创新作为结构性增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大学融合创新的核心是融合,是不同学科的人的融合,形成合力,共同的目的是实现一流水平的育人、作出一流水平的学术贡献、奉献人类文明进步。同时要拓宽思路,打造融合创新大平台。
“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七家院系介绍经验与规划
会上,哲学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新闻学院、物理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七个二级单位负责人依次发言,介绍学科建设经验做法与未来规划。
立足“第一个复旦”,探索哲学学科的卓越建设之路。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认为“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就是要敢为人先,要有引领性,要建立起复旦的标准。一流人才是实现卓越的基础。哲学学院注重人才的领导力培养,建立同行坐标,始终保持领先,积极营造潜心向学的学术共同体。“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强调要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前瞻性是规划卓越的方向。哲学学院在“主干道”布局自身特色,从“积累型”到“原创型”,推进跨学科融合创新。“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强调国际对话能力是检验卓越的尺度。哲学学院注重全面提升教学与科研各环节国际对话能力。
“‘第一个复旦’政治学,不是办一级学科,而是办世界一流学科。”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阐释了“第一个复旦”的政治学内涵、政治学一流学科的重要指标。复旦政治学学派内涵的一流学科建设,要建立“卓越为公,守正创新的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卓越为公,作育国士的教学教材育人体系”和“以我为主,一流标准的国际化体系”。他认为“第一个复旦”由许多“第一个学科”组成,要当好“排头兵”,聚焦主业,瞄准国家急需和学术原创建设一流学科。
“复旦新闻学科的定位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领头雁。”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汇报了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思考与规划。在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之下,复旦新闻传播学科要担起“第一个复旦”的时代重任。目标是全面提升复旦新闻传播学科能级,跻身世界一流新闻传播学科行列,继续做好新闻传播教育“国家队”的引领者。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内容框架包括 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术贡献,一流国家与社会服务,一流人才团队和一流支撑平台。
“物理学科在复旦大学的历史发展中扮演‘超级孵化器’的重要角色。”物理学系系主任周磊介绍了物理学科建设基本情况。物理学系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平衡学科布局。物理学系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体系具有鲜明特色,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卓越。物理学系科研成果突出,并建设了一系列物理学科重大平台,注重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有社会担当。
支撑“第一个复旦”建设,打造综合性大学的一流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姜育刚介绍了复旦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目前总体基础良好,师资方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国家级人才数量快速攀升;教学方面已拥有国内一流的生源与育人基地;科研方面在顶级论文、大项目、社会贡献等方面持续稳定提升,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他期待与校内各学科、各机构共建、共享、共赢,大幅提升复旦计算机学科的影响力。
建设成为国家集成电路“基础源头创新”、“前瞻性技术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世界一流微电子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介绍了集成电路学科建设情况,一方面搭平台,汇聚天下英才,拥有了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育结合,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芯”征程,创建多个第一,建设了国内第一个集成电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孵化了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国内第一个实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发表了60年来国内微电子领域第一篇Science论文,并构建了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走“第一个复旦”特色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之路,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纳介绍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概况,总体态势是“一体两翼”“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发展体系。在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环境与健康等研究领城发表顶尖水平学术成果,以科学决策服务社会。主要建设任务集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
6场分组座谈会同步举行,文社理工医总结真知灼见
下午,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分两场)、医科专场共6场分组座谈会同时召开,校领导与相关学科负责人围绕“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
许征在主持时表示,“十三五”期间,学校学科建设成果斐然,文社理医见强,新工科崛起,构筑起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格局。为响应建设“第一个复旦”研讨开幕论坛号召,为“十四五”开好局,提升学校学科发展能级,全校规划与“双一流”学科建设大会的召开,通过开放、广泛的研讨,让我校的学科建设步伐迈得更稳、走得更快、行得更远。各个场次都讨论得非常激烈、迸发了很多火花,各位专家学者为“第一个复旦”学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总结环节,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张人禾、徐雷,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分别代表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医科作小组总结发言。
陈志敏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学校党委领导下人文社科取得的显著成就,在研究院、研究基地建设,科研队伍和科研项目成果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他指出,“十四五”期间,复旦人文社科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主攻方向明确,抓住核心任务,对接国家的一些重大需求。以“两大工程”二期建设为牵引,进一步加强“大马学科”建设,并聚焦“培优计划”的学科领域。复旦人文社科要以立足中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来培养大师,磨炼精品,努力成为中国人文社科学科的一个旗帜和标杆。在后续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思考工作重心,提升整体发展的能级,聚焦反映复旦特色的学科领域,通过融合创新支撑学术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
张人禾表示,理科分组讨论围绕推动学科融合创新,加快建设一流学科体系展开。一是基础研究在学校融合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围绕国家与社会需求,理科基础学科能够在应用上重点发力,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原创成果的转化,促进应用基础研究和新兴领域加速发展,同时通过布局推动以理工融合为特色的新兴交叉学科。二是如何加强融合创新。要以探索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家科技发展与国防战略的重大需求为牵引来推动融合创新。三是关于融合创新的资源投入。鼓励各院系充分挖掘资源,加强资源整合,提升资源的使用效能,以便推动融合创新的开展,学校也应积极筹措资源,培育更加适应融合创新的土壤,营造更加稳定健康的学科建设生态。
徐雷阐述了对“第一个复旦”的理解,认为复旦的气质与特色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的很好体现。他表示,新工科是“第一个复旦”的重要内容,他回顾了复旦工科的历史成就,对复旦新工科建设抱有坚定信心。面向2035年的复旦新工科建设,要打破有形和无形的边界,以开放合作、融合创新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加速院系、实体运行科研机构和地方研究院在前沿技术研究、应用成果转化及企业孵化方面的有机结合,打造复旦新工科建设的集群力量。要积极融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紧紧抓住青浦新工科创新学院建设的有利契机。要进一步做好医工融合,更加明确地方研究机构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载体作用。要加强新工科文化建设,完善工科学科的评价体系,让复旦新工科“既能顶天,又能立地”。
朱同玉将医科分组22位与会代表的发言进行总结。要引进领军人物,创造成果转化的平台。加强生殖与发育、肿瘤学、药学等学科建设,建设独立的视光学系等学科,为临床医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提供更多机会。加强国家级平台建设,建设创新型团队,设立一些创新型、交叉型项目。要发展复旦医科的尖峰学科,冲向国际,把每个医院的特色学科发展到极致。学科建设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进行学科交叉和融合,同时要进行体制机制的突破。他引用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的总结:要深化认识,提升站位,要参与国际的竞争,要加强顶层的设计,促进创新发展,也期待更多的体制机制方面的一些突破,来打破一些评价体系的束缚,也要创新一些管理机制,要激发活力,敢于争先作更大的贡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