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注重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让青年讲,讲给青年听

2021-04-07 12:49:03 石河子大学 姜小薇 周小斌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参会的13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100年后的今天,国家发展、时代进步,为我们这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要紧紧握住时代的接力棒继续奔跑,续写好属于我们的青春故事。”3月21日,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18名党员开展了讲党史活动,用青春之声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奋斗史。

听完青年党员满怀深情讲述的党史故事,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们备受鼓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学生胡陈欣表示,一定会认真学习党史,践行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罗才良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青年学子知过往艰辛、知当下珍贵,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组织青年党员讲党史,是想用‘让青年讲,讲给青年听’的方式,宣传、带动、影响更多青年学好党史。”

连日来,石河子大学各党支部和广大学子以饱满热情积极投身党史学习教育。讲党的历史、学党的理论,用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国为民、英勇奋斗的事迹坚定理想信念,让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深植心间,在一次次思想的洗礼中树立报国之志,担负青年使命。石河子大学广大学子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为党旗增辉的决心,有奋发昂扬的斗志,有开拓未来的勇气,一定会在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红烛灯塔”,引导广大学子开展“我来讲党史”活动。青年党员以党史上的重要事件、英雄人物等为内容,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悟,激励同辈奋发有为。

作为第一期“我来讲党史”活动的主讲人,师范学院教育系学生王晨双和同学们分享了周恩来在青年时期主编《觉悟》的故事。王晨双说,百年前觉悟社的青年们追求真理、奋发进取、为国斗争的精神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希望之光,今天的我们也要秉承“革心”与“革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潮中。

不论是选拔表达能力强、感染力强、素质过硬的青年党员组建宣讲队,还是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吸引广大青年学生主动参与“我来讲党史”活动,都是石河子大学结合实际,探索如何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有益尝试。

事实证明,“让青年讲,讲给青年听”这一方式有力提升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青年党员用“青年的话”讲党史,让理论宣讲不再枯燥;青年学子自己担任党史宣讲者,变“我听”为“我讲”,参与感和互动感提升了,自然而然对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神产生共情共鸣。

在全校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的同时,石河子大学也努力为师生实现随时可学、随处可学、随手可学提供更多便利。学校借助“学习通”APP,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广场学习新模式,用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和电子图书资源,为师生学党史提供内容,用学习积分制提升大家的积极性,用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学习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优化教学安排。

责任编辑:王曙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3月21日,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18名党员开展了讲党史活动,用青春之声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奋斗史。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