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丹:科研“牛人”是学生眼中的好姐姐

2020-11-18 09:46:58 电信学院

上课时,她总会提前10分钟进教室;下课后,她常在图书馆里为学生答疑;假期,她又会跑到企业进行科研攻关……在同事眼中,她是“科研牛人”;而在学生心里,她是亲切的“晓丹姐”。她就是武汉东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高晓丹。

“教书育人是我人生的选择;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则是我人生的目标和追求。”高晓丹如是说。

她是学生的好姐姐 

“担任老师8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一批批走出校门的学生。”2006年7月,高晓丹从海军工程大学研究生毕业,走上了武汉东湖学院的三尺讲台。

高晓丹说,第一天上课起,她就给自己立了“规矩”: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她就会提前10分钟到教室;要学生认真做作业,她则更认真地批改作业。

课余时间,高晓丹爱“泡”图书馆,起初会偶遇班上学生,学生也爱请教她问题。慢慢地,这种图书馆里的“邂逅”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一两名学生,到后来的一群。时间长了,学生们给她起了个亲切的称呼——“晓丹姐”。

“其实学生们也有很多困惑,专业发展、求职等。”高晓丹说:“我会鼓励他们多去招聘会,看企业要什么样的人才,看重哪些能力。然后再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这远比口头说教好得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高晓丹说,老师一句关切的话,一个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无限温暖,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2010年的一天傍晚,她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说:“晓丹姐,还记得我么?”原来是高晓丹教过的学生,毕业两年了,想约老师吃饭。“学生的那份浓浓情谊是无价的,是任何金钱、荣誉都无法比拟的。”

让课堂充满生活味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男生居多,他们大多喜欢汽车。”于是高晓丹讲传感器就以汽车为例,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传感器在汽车中的应用。“倒车雷达要用到传感器,转向灯也要用到。”学生们在她的启发下马上就举一反三。

该院学生姚梦说:“高老师上课,生活味特别浓,能把要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们非常喜欢。”

“其实,如今的大学生都很聪明,关键在于恰当地引导。”高晓丹说,2012年她指导学生王友巍的毕业设计“数字显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王友巍看到高晓丹比较年轻,颇自负地说:“高老师,我挺厉害的,我动手能力很强”。高晓丹没有反驳,而是因势引导:“那就让我看看你的本事。如果真如你所说,我推荐你的论文参评学校优秀论文,甚至冲刺省级优秀论文”。

任务书下达后,高晓丹故意未联系王友巍,想从他独立提交的第一份开题报告里了解他的实力。果然,王友巍的开题报告很认真,思路清晰,但有些方面仍有不足。此后,高晓丹不断与王友巍沟通论文,不断为他修改。最后阶段几乎每两天就会修改一次。王友巍的毕业论文最终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和“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其实,老师的作用更多在于引导和点拨。”高晓丹8年来先后指导36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都较高。她还参加了2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先后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

整个暑假泡在企业 

在武汉东湖学院任教8年,高晓丹研究颇丰,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被EI收录4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4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1篇。2012年,她独立申报并获批了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红外夜视图像增强技术的研究》。

“教学与研究是互相促进的,要搞好科研,必须投身到生产一线。”高晓丹说,她的主攻研究方向是光学薄膜及数字图像处理,“这项研究实用性很强,须把科研、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经过前期大量的资料收集、深入企业调研,高晓丹发现:国内对复杂的波分复用滤光膜的研究仍是空白,而这种滤光膜对于光纤通信器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快,膜系设计出来了,但镀制光学薄膜的设备得好几千万元一台,所以武汉几乎没几家有这个设备,高晓丹只能自己想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晓丹找到黄陂的一家企业答应帮她。但好事多磨,起初她设计的膜系与设备不匹配,设备精度满足不了要求,镀到一半就报警中断了。于是,高晓丹天天往黄陂跑,几乎整个暑假都待在企业里,摸清设备的实际精度、可控性及其控制工艺。

“我设计的这种膜系比较复杂,从准备工作到镀制完通常需要连续十几个小时,还必须时刻监控,及时调整。”经历多次失败后,高晓丹终于在工程师们的帮助下,摸准了设备的“脾气”,获得了成功。由于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丰硕的成果,高晓丹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责任编辑:胡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教书育人是我人生的选择;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则是我人生的目标和追求。”高晓丹如是说。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