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1月16日电
一、“十四五”规划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意义
规划的目的在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通过对学院“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仔细总结,寻找差距,梳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研究制定“十四五”发展目标,提出有效的举措和措施,通过“十四五”规划,给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设立目标和方向。因此,规划对于学院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同时,也是让全体教职工看到五年后自动化学院的发展愿景。
二、“十四五”规划总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学科是衡量学院办学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只要把学科发展好了,学院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才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继续围绕提升学科水平和影响力进行整体规划,当然,学科能否办好,关键在人,具体体现在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政策支撑,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综合改革方面推出系列举措。总的目标是,构建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出台一批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全面提升学科水平。
总结“十三五”,学院多项标志性指标显著提升,各项工作取得较大发展。一是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学院现有三个一级学科,即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当时的四个一级学科参与了评估,均为B档)。“十三五”期间,学院加大对学科建设方向的调整,聚焦优先发展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10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排名第15名,进入前10%的行列。二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5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6人入选省级人才计划。三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并且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力电子技术(双语)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编著高水平教材9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4篇博士论文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四是有组织的科研明显增强,学院从2018年开始,科研经费到款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截止今年10月底,2020年科研到款已经超过1.2亿。学院自然基金重点类项目连年取得较大进步,有组织的科研逐步形成,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9项。五是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获批国家工程中心1个,多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和实验室通过评估,与多家研究机构和厂所成立了产学研联合机构,为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六是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有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立了校内首个院级人才特区,新建了“西工大-墨德昂联合创新中心”;举办暑期国际学堂、南山国际讲坛、新能源与混合动力国际前沿研讨会等多种活动,提高师生国际学术视野;建立了国家基金委俄乌白专项、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合作协议等一系列本科生、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等。
在即将过去的“十三五”,学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展望“十四五”,学院将进一步推进综合改革,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努力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打造成A类学科。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推动学院综合改革专项工作,按照学科优势调整师资结构、提升引进教师水平和标准,进一步扩大师资规模,积极引育高层次人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2)以培养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按照大类培养要求,打通全院本科生专业之间的壁垒,按照一院一套培养方案的模式,重新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彻底实现本科生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学水平;打造一批一流课程(金课)、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成果奖等标志性成果。
(3)做好战略性、前瞻性规划,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和拓展前沿交叉方向。同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博士生培养质量,构建多方位评价体系。
(4)提升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立足“三航”领域,发挥特色优势,努力承担一批国家重大项目,产出标志性成果,实现科研育人的良好局面。
(5)以人才培养和师资水平提升为导向,全面深化国际化办学内涵,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在联合办学、学术交流等方面推进实质性合作。
(6)持续推进党建及文化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障。
三、针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学院所做的准备工作
2019年12月,学院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2020年3月,学院党政联席会经研究决定,正式启动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并于4月向分管校领导做汇报。学院“十四五”规划包括师资队伍规划、科研规划、人才培养规划和国际化规划等几个子规划。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学院的“十四五”规划从顶层进行分析设计,重点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与抓手,推进整体布局。
2020年6月,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院相关负责人向全院教职工汇报交流了学院师资队伍“十四五”规划,并就有关政策进行了宣讲和解读。针对科研规划,学院组织各系和科研团队研讨重点科研方向和重点团队建设,召开学术委员会,将学院的科研规划,按照重点项目、重要平台、重要奖励、人才培育等主题进行交流,完善规划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同时,向有关校领导汇报并听取意见,并根据校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不断改进。在人才培养规划方面,学院从年度工作量考核、教学标志性成果奖励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四、“十四五”规划的思路以及相关举措。
学院“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学校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的机遇,持续深化“五个以”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学科前沿,开辟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提升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将学院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的自动化学院。
1.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课程思政教育,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厚植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持续优化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增加核心基础课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素质人才。围绕核心课程组建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促进一流课程、规划教材建设, 培育教学成果奖,打造教学名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培养流程监管,构建多样化博士毕业要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的学院督察常态化建设,将博士开题评议由导师自己组织收归学院统一开题,并设置博士不通过率。加大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制度建设,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特别是为服务学院重点交叉方向发展,合理配置课程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加大本、硕课程体系衔接。
2.推动学院综合改革专项工作(师资队伍改革),提升师资队伍质量
学院已经开展综合改革试点论证工作,2020年6月,学院向学校主管校领导汇报了学院综合改革专项工作——师资队伍改革的基本设想。在措施方面,计划采用引育并举,打造全员引人氛围,每位教师都有引进人才的岗位任务,学院已经出台了《自动化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伯乐奖”奖励办法》,发动全院引才。改革进人模式,发挥团队和学科的作用,团队根据“引进理由、培养目标、成果产出” 等显性指标提出需求,采取“谁引进、谁负责”,签订培养责任书,并建立团队负责人信任机制。打造学院交叉研究中心,按学科发展布局引进的高水平教师,集中到学院交叉研究中,统一配套办公场场合相关配套,为新进高水平青年教师成长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加入学院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一个培育期为3年,给予一定数额科研经费支持,每年发放特殊津贴,保证一定研究生指标,对于没有获得导师资格的,配套至少1个研究生指标。
3.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培育重大科研成果
经过多次研讨,结合学院实际情况,逐步梳理出重点要打造的几个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导航制导与控制、机器人、新能源与特色电气;同时,打破已有的构架,通过主题牵引,集中学院优势力量进行专项论证攻关,培育重大项目。
改革现有科研组织方式,根据学院确定的重点方向,鼓励教师组建紧密型科研团队,实施团队考核和团队激励政策,由学院组织,团队参加,积极论证重大项目。同时,鼓励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院交叉研究中心的孵化机制,为年轻人提供成长平台,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保障研究条件以及工作持续性,设置资深专家辅导制,实行一对一指导。
加快推进学院与行业的交流与结合,结合更丰富、更明确的行业背景,促进理论技术的应用,将成果的影响力提升,促成相关奖励与成果的孵化。
4.开展多元化国际化与交流合作
通过引育并举快速提升学院学科国际声誉,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形成。继续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加强青年教师培育,开辟新学科方向;增建跨国合作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实验室/联合研究机构;继续推进学院“自动化学院南山(国际)讲坛”品牌系列国际学术讲座常态化,提高师生国际学术视野。
促进国(境)外专家学者与学院现有教师队伍的融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国际化水平。引导学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主动进入国际学术舞台,以成为世界知名学者为职业目标,逐步建立学院教师在学术界的国际声誉。
拓宽学生交流渠道,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质量,完善国际留学生培养体系。继续加强学院与俄罗斯萨马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学生联合培养及攻读学位国际交流项目,争取增大派出学生规模;加强全英文课程建设,鼓励学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开设特色全英文课程。
5.持续推进党建及文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自动化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实基础,改进作风,持续抓好学院党建、文化、支部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学院党建工作质量,为学院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持续加强文化建设,筑牢价值趋向根基。注重文化传承,加强人文关怀,持续开展“七一表彰和重温入党誓词”、“教师节表彰及宣誓仪式”、“荣休仪式”等活动;引导教师党员在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价值引领、教学科研等各方面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推进党建共建,开创党建引领、校企合作新格局。加大与行业企业党建共建合作力度,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共学共建”活动,共创党建品牌,共促科研合作,共推科技创新,共育时代新人。
(审稿:黄攀峰 李伟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