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大连理工大学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摆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牢牢把握坚决贯彻中央要求,牢牢把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四为”方针,以红色基因滋养立德树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科技进步、引领社会风尚,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聚焦立德树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把思政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抓实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及“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走基层,424名机关干部担任思政班主任,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理论学习骨干,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学校马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案例教学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模式影响广泛;建立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景教室”,得到教育部领导肯定;建立学院、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思政”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助力全方位育人。
完善全方位思想教育体系,实施“1149工程”,抓实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实践育人,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整合易班等网络育人载体,培育一批网络文化精品,在教育部“一节一推选”活动中连年获奖。
勇于担当作为,扎实有效推进领导班子建设
聚焦“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常委会重要议题计划制度,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受邀在教育部做经验介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受到中央第四指导组高度评价。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议事决策范围清晰;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到位,基层党组织设置合理,做法入选中组部《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质量做好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工作,做法被光明网等主流媒体推介。聚焦忠诚干净担当,强化正确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干部培养、选拔、管理、激励体系,致力于打造一致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潜心教书育人,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学校始终注意师德师风建设,设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责任部门分工合作、学部学院直接领导、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师德师风教育有计划、有方案、有保障,通过举办典型报告、表彰优秀教师等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争做新时期的“四有”教师,助推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涌现出如力学泰斗钟万勰院士、蹇锡高院士团队等一批先进典型,《光明日报》头版、整版多次报道学校优秀教师事迹,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已经形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推进文化育人
全校共同参与,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文化设施健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运行平稳高效。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引入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进校园;打造了以 “校园文化节”“峰岚杯”文艺大赛等为代表的一批校园精品文化品牌活动;培育形成包括话剧、舞剧、歌曲、纪录片、图书等多个门类40余部原创精品;开设十余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深受师生喜爱,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校园马拉松、精英杯篮球赛等二十余项体育运动,年均超过35000人次参与。数字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运行安全稳定。
加强基础建设,打造魅力校园环境
校园规划合理,制定《景观优化方案》等文件,校内各种标识醒目实用,校园景观体现办学传统。校园和谐美好,环境优雅,建有沁园、静园等绿色园林小品,水榭环廊间花草芬芳绿树掩映,是学生晨读、交流的绝佳场所;雷峰园、奥运刘长春园、“基础”雕塑、功勋教师塑像群于潜移默化中陶冶师生情操。
坚持守正创新,抓严抓实阵地建设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自创建文明校园以来,逐渐形成了自身品牌特色,并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获评辽宁省首批文明校园、最美校园。相关做法被中办及教育部采用10余次,其中王寒松书记主持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成果得到孙春兰副总理批示及教育部领导批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央级媒体报道300余次。学校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工作领域中的贡献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