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景观学术研讨会
2023年10月20—22日,“第六届数字景观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支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园林》杂志社和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主办。“数字景观学术研讨会”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系列学术会议,自201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持续推动了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科技进步。
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数字孪生提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七大数字技术并列高度,数字孪生使得风景园林专业拥有了更加精确、高效的方法和新的思维路径。面对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智能、生态和美丽的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将促进数字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紧密结合。本届会议主题为“数字孪生背景下景观环境发展研究”,聚焦数字孪生支持下的建成环境蓝绿空间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绿地规划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东南大学吴刚常务副校长,北京林业大学李雄副校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陈浩东副厅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杨锐,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金荷仙,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付彦荣,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冷嘉伟、院长张彤以及教指委的部分委员。来自国内外40余所高等院校、设计单位、科研机构的约3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此外,还有来自巴基斯坦、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奥地利、土耳其、荷兰、瑞士、葡萄牙和匈牙利11个国家的专家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会议从10月20日晚上到22日上午持续开展了多场学术演讲与交流活动,共有32位国内学者、13位国际学者进行了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另外还有10位博士研究生进行报告。
大会合影
会议现场
一、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成玉宁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吴刚常务副校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李雄副校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陈浩东副厅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张彤院长分别致辞。
致辞嘉宾
吴刚
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
吴刚常务副校长指出,数字孪生研究与实践是风景园林前沿领域与数字景观关键内容,也是“智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建设、聚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瞄准景观环境关键问题,不断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当代风景园林战略定位,持续推进世界范围内数字景观研究、实践与教育。
李雄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
李雄副校长指出,当代风景园林深度服务高品质、精细化人居环境发展,在国家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乡村振兴、文化赓续、遗产保护等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东南大学开创了数字景观新领域,并在研究与实践中取得大量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对推动我国风景园林事业再攀新高峰具有重要价值与示范作用。
陈浩东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陈浩东副厅长指出,东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近百年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江苏省设计大师成玉宁教授等创作了一批新时代园林景观,开辟了当代中国风景园林数字景观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东南大学景观团队长期服务国家与江苏省人居景观环境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批以数字景观为代表的现代风景园林研究新成果,为推动江苏风景园林事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彤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张彤院长指出,东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坚持以数字景观理论与方法驱动城乡生态景观环境品质提升,“数字景观学术会议”已成为东南大学风景园林特色品牌,连续成功举办的五届会议推进了风景园林科学进程、引领了国际前沿探索的学术方向。本届大会必将拓展现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包括风景园林在内建筑类专业走向新的辉煌。
大会开幕式
二、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Ⅰ
主持人
杜春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朱玲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嘉宾
成玉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景观环境的数字孪生
提出数字孪生景观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化映射人居生态客观环境,能够服务于风景园林多场景应用,筑牢人居生态安全与形态优美的“数字底座”,并从数字孪生景观环境的特征、实现的途径、构建方法,以及景观信息模型与生成式设计四个方面分享了研究成果。
郑曦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基于多元遥感的低碳绿地评估与循证优化途径研究
提出在AI时代下为实现城市和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将目标与重点放在城乡环境系统复杂空间过程评估与规划、城乡植被效益评价节约型设计与高效管理等方向,并展示了其课题组的系列成果。
刘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基于云计算和SD-WAN的数字景观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分享了其课题组提出的基于“云计算+软件定义的广域网(SD-WAN)”的数字景观平台新技术构成模式。
张浪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
城市生态网络智能规划系统研发与应用
介绍了其团队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挑战与机遇的背景下,围绕城市生态网络系统构建,开展科技攻关10余年取得的多方面成果。
王云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城市扩张对绿色空间的胁迫效应
——以上海大都市区为例
探讨了城市扩张对绿色空间的影响,建立了GBRT+SHAP模型探究城市扩张强度、景观格局、社会经济因子对绿色空间特征的影响及其边际效应,并归纳总结出关键性的胁迫因子,为提升城市生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主旨报告Ⅱ
主持人
金荷仙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嘉宾
马劲武
ESRI高级软件工程师
Digit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GeoAl
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演变及其对风景园林数字化的影响,讨论了数字孪生和地理人工智能在风景园林领域中的作用,并展示了地理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的案例研究。
Martin van den Toorn(线上)
匈牙利圣伊斯特万大学教授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esign in the Digital and the Real Landscape
重点分享了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问题:绘图和展示、获取数据和信息、协作和交流,提出在实践、研究和教育三个工作领域中,数字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Ana Pereira Roders(线上)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教授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Approach: An Academic Reflection
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概念切入,探讨了如何从技术层面建构历史性城市景观,并通过具体的实证案例介绍了开展历史性城市景观研究的实施方法。
Xiaosong Yang(线上)
英国伯恩茅斯大学教授
Digital Content Development for Culture Heritage Sites
以英国的一处废弃矿场等文化遗址进行的数字内容开发为案例,介绍了包括vistaAR、3D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在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和数字孪生等领域的应用。
Ferdinand Ludwig(线上)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
Growing Architecture : Digital tools for co-designing with trees
展示了运用数字技术对树的生长与衔接结构进行解剖模拟,总结了当代城市绿色系统中典型的数字化设计工作流程,以及树与建筑结合的立面处理方法。
主旨报告Ⅲ
主持人
刘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嘉宾
张青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基于数字技术的园林假山遗产结构性保护探究
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有限元软件力学模拟等数字技术,对扬州何园西园黄石假山进行园林假山遗产保护的定量研究。
赵晶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场地条件约束下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生成设计研究
介绍了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生成设计以及服务于设计师的AI全流程工业化系统。
Michael Hensel(线上)
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教授
Towards Embedded Architectures:
Key strategies for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integration and addressing the U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探讨了在不同环境下如何通过嵌入式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对相应的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并通过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核心的设计推动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Esra Sahin Burat
东南大学国际化示范学院副教授
Designing with the Inviolable Elements
of Urban Nature
介绍分析了罗马城市的规划中体现的自然法则与智慧,提倡将自然秩序与规划设计和人相结合。
主旨报告Ⅳ
主持人
赵兵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报告嘉宾
James Palmer(线上)
美国纽约州立环境科学与林业学院荣休教授
Eight Considerations for Successful Studies in Landscape Perception
在线分享了他在景观感知研究和视觉影响评估实践领域的丰富经验,重点介绍了景观感知研究最佳实践的八个考量。
肖湘东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教授
基于点云技术的园林遗产三维数字化信息模型构建
详细介绍了使用激光扫描仪和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园林遗产点云信息方法,并以世界文化遗产“艺圃”为例,进行园林遗产信息模型构建。
Sinan Burat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国际化示范院副教授
Cities as (Components of) Ecosystems
呼吁通过生态思维结合数字孪生进行研究和思考,并以土耳其梅尔辛绿色开放空间战略行动计划为例,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局限性、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案。
矢口哲也(线上)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
Integrating Local Knowledge with Centralized Digital Data: A Case Study on Pre-disaster Urban Planning of Totsuka District in Shinjuku, Tokyo
探索了弥合地方知识和集中大数据之间差距的方法和信息,强调了灾前规划中数字信息和地方知识的关键作用。
本江正茂(线上)
日本东北大学副教授
Activities for Sharing Disaster Experiences and Creating Disaster Culture Using the Cyber Physical System: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in Sendai
在线分享了地震灾害中物理层和信息层的活动,如保存和展示损坏的遗迹和文物、人们聚集的事件及收集个人灾难经历的信息档案和事件库,并讨论了包含这两者的网络物理系统。
主旨报告Ⅴ
主持人
李哲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嘉宾
张德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城市绿地干旱生境中园林树种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讨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增强生态系统的弹性为目标,其团队在干旱生境中对园林树种的选择案例。
陈烨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基于双量计算和ENVI-met模拟的城市交通沿线绿地减污降碳研究
通过三个主题探讨了不同尺度下城市交通对健康人居环境的影响,采集多模态时空数据,结合GIS、Rhino、ENVI-met等模拟分析,研究了城市道路交通沿线绿地规划布局对减污降碳的效果。
高伟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基于数字景观语境的场地生态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分享了在“基于数字景观方法的城市历史环境活化再生设计”与“基于虚拟仿真的场地生态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与教学探索。
王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从更安全到更宜居:数智技术支持下的绿地生态网络优化探索
分享了在多元数据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立足绿地生态网络多元价值协同的目标探索景观环境发展的需求和生态实践的系列成果。
张清海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
历史文化街区路网结构与商业业态分布关联分析
展示了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如何构建良好的商业业态布局,以及平衡商业、生活、生态的探索。
三、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Ⅰ
主持人
丁绍刚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报告嘉宾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袁旸洋副教授以《基于XGBoost-Shap模型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与碳汇效益关联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为题,分享了运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量化分析碳汇效益与城市蓝绿空间关系的研究。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汪洁琼副教授以《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动力——水质精细化数值模拟与空间形态设计研究》为题,分享了关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水质调节服务以及精细化模拟的研究成果。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详副教授以《数据中的城市:基于数字足迹的城市研究》为题,基于数字足迹的切入视角,探讨了城市遗产如何与数字化进行结合和发展。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黄焱副教授以《基于数字景观技术的城市滨河空间风环境模拟研究》为题,详细介绍了小尺度层面的城市滨河空间的风环境模拟路径与方法。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洪婷婷副教授以《闽西北县域尺度蓝绿空间碳汇生态产品量化分析及空间格局研究》为题,分享了在县域尺度进行生态产品价值的客观评估,以揭示生态产品与生态目标实现的双向影响作用的探索。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学玲讲师以《数字孪生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地文特征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北京密云县吉家营村为例》为题,分享了在传统村落的研究中对于3S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的应用成果。
专题报告Ⅱ
主持人
徐菲菲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报告嘉宾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曹凯中副教授以《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应用:以中关村口袋公园为例》为题,聚焦口袋公园的建造以及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两大热点问题,进行了相关项目案例分享。
电建集团华东院胡剑东高级工程师分享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湿地公园有机更新鸟类友好设计初探——以深圳市定岗湖湿地公园为例》,关注湿地公园中鸟类问题,以鸟类友好的概念为基础,分享了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更新设计。
英国诺桑比亚大学李玉磊讲师以《从推特洞察到旅游趋势:基于社交媒体的游客到达预测》为题,聚焦人工智能和商业的结合,探讨通过社交媒体大数据实现资源的分类及管理、可持续的旅游开发以及旅游营销策略。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Philipp Urech博士后研究员围绕《Digital Design on Territorial Geometry》,结合中国南京、新加坡、马达加斯加等地案例,介绍了他在基于全域地理几何的数字设计方向相关研究成果。
巴基斯坦拉合尔兽医和动物科学大学Sehrish Sadia助理教授以《Vegetation Pattern and Distribution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Changa Manga Forest, District Kasur, Pakistan》为题,展示了关于巴基斯坦卡苏尔县 Changa Manga 森林的植被模式和植物群落分布的研究。
四、博士生论坛
博士生论坛Ⅰ
主持人
曹加杰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雪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黄钰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谈方琪、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肖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研究生刘玲分别作题为《数字孪生支持下的建成环境蓝绿空间融合规划》《基于数值模拟的夏冬季节城市公园植物空间热舒适度影响因素研究》《乡村生态景观环境的数字孪生》《南京市公园降温强度研究——基于五种缓冲区估计方法对比》《基于CiteSpace的人地系统远程耦合的研究进展》的报告。
博士生论坛Ⅱ
主持人
洪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教授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陈丹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韩笑、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海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范向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婧分别作题为《山水城市闻中古城景观特征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数字孪生背景下风景园林多模态时空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健康花园布局智能化循证设计研究》《基于格局与过程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控研究——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基于Fluent碳流情景模拟的城市绿地生态廊道低碳营建途径研究——以南通中创区中央公园为例》的报告。
五、闭幕式
杨锐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教授作大会总结,以“成”与“实”概括了过往与本届大会的成果。杨锐教授指出,会议坚持以数字景观为核心,融合相关学科前沿成果,重点聚焦、内容丰富。大会涵盖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博士生报告等多环节,青年才俊与学子广泛参与,展现了数字景观研究的蓬勃发展。本届大会聚焦“数字孪生”主题,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对于风景园林专业发展影响深远,在风景园林调查分析、规划与设计、建造运维与管控等方面潜力巨大、运用领域广泛。2013年东南大学召开了首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成玉宁教授率先提出和引领了数字景观研究和实践方向,在十年后的今天看来,极具前瞻性;数字景观系列学术会议聚焦发展诉求,凝练每届会议主题,推进相关研究与实践探索,在风景园林界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持续推动风景园林发展、促进科学进步。杨锐教授为“数字景观学术研讨会”指明了方向,即要重点关注“数字景观本质及其关键科学问题”,强化由“混合”到“化合”的科学发展途径,促进数字景观技术与方法的体系化发展。
大会闭幕式
文/袁旸洋
图/钟旻
END
编辑 排版 | 李旻
审核 | 金荷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