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在东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能源与环境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与你在一起”一站式资助育人活动圆满完成。本次活动搭建了一个集资助服务、心灵关怀、成长成才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资助政策,在心灵上给予大家支持与鼓励,为每一位同学都送上学校的人文关怀。
为进一步加大国家与学校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促进学生深入了解各项资助政策,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于11月13日走近梅园生活区,在梅园食堂门口开展“资助零距离”活动,学院的资助专员与各位资助宣传大使为同学们积极发放资助政策宣传手册,耐心解读国家与我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广泛宣传学生资助"奖、助、贷、勤、补、免"相关事宜。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了解,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国家和学校对贫困学子的温情关怀与热心帮助。
为切实了解学生受资助情况、及时听取学生反馈、总结资助经验进而改善资助现状,东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走入学生社区,走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面对面、1对1对话谈心。走访过程中,老师与受助学生亲切交谈,答疑解惑,不仅深入了解学生们的生活点滴,更肯定了他们的自强精神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继续努力。同学们纷纷表示,从开学前的“爱从家开始”家访活动还未入学便早早感受到来自东大的温暖,到开学后的绿色通道、冬衣发放、爱心早餐等活动更让人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帮助。
“资助面对面”活动营造了浸润式资助育人氛围,用爱心感化、将暖心传递,构筑了学生与学校密切交流的桥梁,传达了学校对贫困学子的肯定和鼓励。
每一颗种子,都需要阳光的抚育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每一个学生,也都需要温暖与支持才能走得更远。为进一步了解受资助学生对资助活动的感受与反馈,传递资助育人的温暖力量,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积极举办“资助小树洞”活动。在这个“小树洞”里,学生们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资助故事。无论是初次申请资助时的忐忑不安,还是收到资助后的感动与力量,再到一路成长、不断蜕变的点滴收获,学生们都在诉说着自己与资助的故事。
能源与环境学院A同学
在我刚刚被东南大学录取的时候,就有资助中心的学长学姐来家访,他们不远百里集合到了我家这个小县城小村庄,给我讲解资助政策,分享大学生活,解决了我对大学花费的担忧,给我埋下了一个大学生活的美好种子。
到了学校我便陆续受到了学校的各类资助,开学礼包,瑞华奖学金和暖冬发放的冬衣,等等,给我一个远在异乡的学子带来了心底的温暖。
后来我受到每学期发放的国家助学金,我常常因为这一点资助获得一段时间的宽裕,这让我常常感到一点善意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同时,拿着这笔钱,又让我每每想起自己这求学一路,受过许多的资助,于是迸发出一些前进的动力。
噫吁嚱,竹生百尺,非一日之功;鹰击千里,非一蹴之就。望诸君无以今日之困顿踯躅不前,排万难,图破壁。
能源与环境学院B同学
高考完的夏天,由东南大学的学长学姐组成的家访团队如约而至,面对腼腆的我,学长学姐耐心地教我填表,并热情地跟我分享学业生活及相关资助政策。今年暑假,我接过当年学长学姐的身份–成为一名家访队员。最后一趟家访,绕了一圈又一圈山路,司机大哥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后,主动辅助我们进行家访工作,这让我想起那个夏天与学长学姐同行的司机笑容可掬,热心地给我们拍合照。学长学姐资助宣传时给我留下善良温暖的美好形象,促就我主动加入家访团队,东南大学暖心的资助政策在无形中温暖着每一位学子、家长,甚至陌生人。
我衷心感谢学校的资助政策,让我有幸能受到助学金、阳光早餐、路费补贴等一系列的帮助。最让我感动的是冬衣发放活动,我用积分兑换了衣服、手套等生活物品,在活动现场还领取到了暖心祝语以及雨伞。这些实用物品充满了来自学校的关爱,给予了我们真真切切的帮助。活动结束后,冬衣发放群聊里一个接一个表达感恩的信息,让我感受到爱的接力与传递。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结合“资助育人”活动主题,在梅园食堂举办了“掐丝凝福·韵染人心”美育体验活动。来自各个学院的同学们在动手制作掐丝珐琅的过程中,不仅领略了非遗技艺的精妙,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韵味。这场充满艺术气息的活动,让文化在指尖流淌,也在心间生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