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科技大会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召开,东南大学牵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其中能源与环境学院牵头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取得优异成绩。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者 |
农林废弃物氢炭联产与碳污共脱关键技术与装备 | 一等奖 | 肖睿,曾德望,巩峰,刘超,张守军,胡明,孙丽娟,周永贤,李明,袁湘洲,吴银龙 |
多元工业固废低碳燃烧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一等奖 | 段伦博,陈晓平,毛军华,朱福刚,吴永新,李 林,王荣涛,周飞飞,左武,朱清,龚菲 |
低碳柔性智慧建筑区域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 | 三等奖 | 张小松,黄世芳,杜玉吉,张伦,张宸宇,梁彩华,郑建勇,吴小泉,焦青太,樊海彬,成建宏 |
项目名称:农林废弃物氢炭联产与碳污共脱关键技术与装备
项目介绍:我国生物质年产量达40亿吨,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可达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0-30%。但当前我国生物质缺乏经济可行的规模化利用方式,没有发挥其碳减排效果,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该项目突破了生物质氢碳联产与碳污共脱关键技术,创制了首台套系列装备,形成了年处理量万吨-十万吨系列化产品,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解决了我国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程度低的难题。
项目名称:多元工业固废低碳燃烧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介绍:我国是全球产生工业固废最多的国家,其中可燃工业固废超过10亿吨。低碳燃烧一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二能替代化石燃料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项目针对工业固废来源广、品类多、成分复杂的“多元”属性带来的不能烧、烧不好、烧不净等问题,历时10年攻关,形成了四大关键技术和两大核心成套装备:流化床和炉排焚烧装备,实现了多元固废低碳焚烧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完成工业示范项目5个,每年可处置固废超80万吨、替煤43万吨、实现CO2减排约115万吨。
据悉,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是省科技领域的重磅奖项,旨在奖励为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能源与环境学院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时代中国能源供给和环保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面向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重大关切、服务产业重大需求,勇担“碳达峰、碳中和”时代使命,在学术报国新征程上彰显更大作为。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