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党史 | 第14期《念奴娇·昆仑》

2021-08-31 10:04:0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暑假期间开展“诗词中的党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党员深入挖掘诗词中的党史故事,引导学生党员通过诗词体验新时代的巨大变化,了解新思想的实践伟力,自觉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

本期为“诗词中的党史”第14期,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党员沈歆赏析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

一  诗词原文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二 文辞释义

昆仑:山脉名称。其主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东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东延伸后与岷山相接,因而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岷山,也可以看作昆仑山的一个支脉。

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

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三  艺术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昆仑山之壮丽,从冬天一直写到夏日,冬天的酷寒、夏天的水祸,功过是非,谁曾评说。诗人在此以昆仑象征祖国,并高度评说祖国几千年历史的功过是非。诗词气势流畅,有一泄千里之感,从大象入物,又有细节描绘。“飞起玉龙三百万”化用前人“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二句,正如作者所说借此一句来形容雪山,此句用得灵妙自然、恰切精当。再有“人或为鱼鳖”一句,意象突兀,用超现实主义诗歌中的奇异比喻,指从昆仑横流下来的江河湖水已泛滥成灾,加害于人;同时又暗指中国旧社会的黑暗之云,而后破空斗胆一句提问:“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下阕诗人挺身而出,直面昆仑道:“今天我要来谈一谈你了,这高度,这大雪都不需太多”。“这高”、“这多雪”中的“这”字用得简省好看,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笃定大气,仅两个“不要”就解决了。而后三句带有预言性质,在未来的和平世界里,全人类将共享一个冷暖适应的气候,这是字面之意,但它的潜在之意是诗人坚信他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属大道中正,必将普行于全人类。这理想是世界革命进行到最后胜利,彻底埋葬帝国主义。最后一句的“凉热”二字极富诗意,前者清凉后者热烈,放在一块加以辩证综合就调出一个恰切的温度,另外,这二字的象征意义也极为精蕴,含而不露,辗转达意,却又一语中的,最后应了作者自己所层层推出的主题:反对帝国主义,追求太平世界。

四  历史背景

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念奴娇·昆仑》,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五日《诗刊》的创刊号“毛泽东《旧体诗词十八首》”,一九五七年十月青年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讲解》收录。一九五七年一月《诗刊》发表“一截留”,一九五八年十二月1958年12月毛泽东改为一截还东国,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出版《毛主席诗词》作了修改。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的长征基本胜利完成,陕北根据地已在望中,“马上就要到家了”(毛泽东语),大山大河都已翻过,大艰大险都已斗罢,毛泽东作为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自然不免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有了久违的轻松愉悦之感。经过了一年的南北转战,中央红军终于跳出了敌军重兵的“围剿”,毛泽东完全以一个诗人的心境来尽情地回忆欣赏一下银装素裹的昆仑雪山。

毛泽东从昆仑山的千秋功罪而联想到了帝国主义这座大山(诗人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并进而展望未来: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天下大同,共产主义。毛主席对于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露出了最初的光芒。从这一天开始,直到后来他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世界学说,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革命同志,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为此,“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

敬请期待第15期《梅岭三章》背后的党史故事。

撰稿:沈歆

排版:王柳婧

审核:田野 肖露 潘纪龙

责任编辑:田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本期为“诗词中的党史”第14期,由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8级本科生党员沈歆赏析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