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的两段历史:从北碚到改革开放”主题讲座

2022-02-16 17:25:27 复旦中文

1.jpg

学四史 守初心 担使命

10月23日下午,资深媒体人、新闻评论员曹景行为复旦青年讲授了“复旦的两段历史:从北碚到改革开放”的主题讲座。这既是复旦大学风云激荡的校史,也是复旦前辈们的奋斗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四史”,这门必修课,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

中文系19科硕第一&第二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共同聆听了这有意味的“四史”讲座


>>>感想<<<


尹鑫

曹景行老师在这次讲座中比较了北碚时期的复旦大学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复旦大学。北碚时期,全国抗战正处在最困难的时候,即使是处在郊区北碚到复旦大学也遭到了日军的轰炸,并且在抗战期间,物资匮乏,学校教学一切从简。今年上半年我到北碚校址参观过,留下的建筑很少,留下的相辉堂非常简朴。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一切行动还没进入正轨,高校教学也是如此。两段时期都是在相对混乱的时候办学:学生来源复杂、年龄跨度大,学校条件清贫。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复旦师生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视野和向学的志向。如今在规范化的教学下,虽然那个时代的经历很难复刻,但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领会。

2.jpg

葛锦宇

曹景行老师以重庆北碚时期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复旦人才培养为主线,回顾了复旦历史上的两段重要历史。1940年,在物资、支援等各方面匮乏的情况下,深陷战争泥淖的中国不投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蒋百里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亿万中国人不当亡国奴的决心和斗志,也点明了无数青年人矢志求学报国的动力源泉。当时,日本空军肆意轰炸重庆,时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孙寒冰老师与六名师生不幸罹难。在死亡的威胁下,广大师生依旧坚持在北碚复学上课。经历十年动乱后的复旦人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下,积极复学复课、求知求真。在当时那样非正规、非体系化的环境下进行大学教育获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与深入思考的。大学之“大”,不是在办学规模、学生年龄等方面的“大”,而是师生眼界、心胸的开阔。


乔童 

1937年淞沪抗战后,复旦大学西迁到重庆北碚。1938年至1945年北碚的复旦校史,在复旦百年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听曹老师讲,当时学校老师和学生带着东西转移到重庆,一路上非常艰辛。现在我们可能只当成历史来听,但如果设身处地去想,为什么他们要坚持往大后方走,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不当亡国奴”。抗战中复旦校友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革开放时期的复旦,尽管处于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但学生生活仍比较清贫,从文革走出,大家都很珍惜当时开放后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读书是最重要的事。从这两段历史来反思现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们今天的条件更好,经过体制化的教育后,应该对规范化的环境有所警惕,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开放,心胸更加开阔,去真正地理解大学的“大”字含义。


于志晟

曹老师从复旦大学在北碚时期的历史讲起,先讲述了抗战日军侵华,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历史背景,讲述了日寇无差别轰炸的残忍策略,更讲述了国人面对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所抱有的极强的斗志,使得中国没有像法国一样选择投降,而是以一己之力与日寇周旋,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转机,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为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在抗战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复旦人坚守在祖国西南,以恒心和毅力战胜了艰苦的环境,饱含求知的热情,为知识的传承和民族的兴旺作出了坚实的努力。曹老师当时住的房屋是7人一间的宿舍,要换气只能将相对的两个宿舍门窗一起打开,而我们则幸运地住上了双人宿舍,并身处繁华的五角场商业中心。拥有比前辈们好得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更应发奋努力,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李梅

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在重庆北碚栖息了八年,这是一段艰苦而又激扬的岁月,在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复旦师生面临生活和学习上的艰苦境况,同时还有天上日军飞机的轰炸,在烈士先辈所守护的一方校园内,他们怀着抗战必胜的信心,坚持理想信念,在战火中绽放青春年华。如今,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依然令人激动感慨。而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尽管教育资源和条件仍较落后,但复旦教师重新走上了渴望的讲台,复旦学子则在解放思想的大环境下努力汲取知识,来自各行各业的、不同年龄的学生聚在一起,形成多样化、多元化的集体,最终又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人才。这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是非常有启发的,在当下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学生们更像是有文化、有学问的流水线上的普通劳动者,很少有能称之为真正的人才的,这不禁让人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作为当今时代的复旦学子,我们不能不继承先辈的笃实学风,同时尝试自身的多元化发展,发挥各自的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3.jpg

杨晓婕

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校友,资深媒体人曹景行先生在逸夫科技楼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曹先生认为在当时战火连天,师生生活、学习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依然培养出了一大批改革开放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才。当时的学生入学不会经过重重严苛的考核,西南联大学生几乎是没有门槛的,只要想听课、能听课都可以来学习。还有人家破人亡从沦陷区过来,甚至拿着别人的名字进了大学。那个年代青年人学习报国的热情、奋发救国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曹先生提出,我们可以把北碚时期的大学模式,作为一个样板来研究,使得我们对今天的大学建设有了一些启发性的思考,怎样可以做到“不拘一格”造就人才,而每个青年学子又应该怎样树立理想信念,投身国家建设。


张可嘉
曹老师对于大学教育与时代环境之间辩证关系的探讨令人深思。抗战时期社会动荡,无论是教学条件还是生活条件都差强人意,这一时代却人才辈出;改革开放又为社会另一大变革,进入复旦大学的学生乘着时代的浪头,经历着激动人心的思想解放。
反观今日,我们有了优越的条件,更要警惕不能沉溺于物质和经济干扰,自觉以时代、社会和国家为己任。除此之外,曹老师也对教育体系的革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当今大学里聚集的是相似经历、相似年龄的群体;从另一方面说,其他人群接受大学教育门槛很高。未来,或许能够打破体制化教育和大学壁垒,扩展教育领域,“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信息化时代,这不仅仅是一个幻想。教育通识类app、直播课程的开发不仅能够将高等教育普及到更广阔的人群,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跨越专业壁垒、拓展知识面的途径之一。大学之“大”,不仅在于知识,也在于心胸和视野。


王晓荷

大学究竟是什么?大学之“大”又体现在哪里?今天下午曹景行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复旦的两段历史:从北碚到改革开放,和我们探讨了这个问题。北碚时期是不安定的抗战年月,学习环境艰苦。改革开放后曹老师考入复旦历史系就读,讲座中曹老师回顾了他在复旦的学习岁月,回顾了老师们的精彩讲课,那时百废待兴,学习条件艰苦,许多课没有教材,老师的讲课成了教材,学生常靠抄写获取辅导书,学生们年龄参差不齐,但年长者与年幼者互相互补。那时候学生们渴望着读书,读书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这两个时期没有非常正规的学校体系,但却培养出许多人才。曹老师提出大学之大在于能培养出心胸开阔的学生,而如今很多学校培养的只是现代化的普通劳动者,而不是人才,多数教育把“不拘一格”排除在外。听了今天的讲座,我感到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开阔我们的视野,找到努力的方向。


魏佳宁

作为一名非复旦本科的19级硕士生,参加此次讲座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复旦、对复旦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非常感谢曹景行老先生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我们做了这次讲座,带我们一起追忆了复旦从北碚到改革开放的两段历史。1938年,复旦开启了长达8年的北碚岁月,在这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面对物质的匮乏和艰苦的环境,复旦师生“读书不忘爱国”,始终坚守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品格,其精神令人动容。到了改革开放初期,迎合思想解放的大潮,复旦以更加自由开放学风教书育人,学生之间呈现出了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但却在复旦获得了共同的成长。以史鉴今,曹老先生希望当今的青年人、大学生们能突破先进体制化的育人模式,以更开阔的心胸和视野走出一条“不拘一格”的成才之路。对此,我们应该牢记心中,并在将来的学习生涯中积极践行,努力奋斗!


李灿灿

怎样才是好的大学,如何培养好的学生?是曹景行老师在讲座中提出的引人深思的两个问题。曹老师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联系复旦大学的两段历史:从北碚到改革开放试图向我们阐释他读这个问题的看法。抗战打响,复旦在上海江湾的校区即将沦为战场,复旦大学联合大夏大学不得已退到战后地区,学校的学习生活无疑是动荡而艰苦的,“非正规的”,但从北碚开始,复旦开启了另一个新的篇章,因为正是在这里,复旦站稳了脚跟,重镇旗鼓。然而恢复高考,一大批如同曹老师一般的下乡青年有机会重返校园,也开启了他们每个“个人”的新篇章。物质贫瘠的年代,学生年龄参差不齐,但是每个人都有求知若渴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其中也不乏很多优秀非常的人才。而如今的大学,条件条件优越,培养的却只能算是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这是当今大学教育需要思考的。希望大学中的我们能够树立真正的理想并愿意付出努力,跳出思想的樊笼,获得新的认识。

4.jpg

胡雨玭

曹景行老教授拖着化疗中的病体、趁着第三次化疗的间隙稍身体状况稍有好转来给我们做校史讲座,这样敬业的精神本身就是对曹老今天所讲主题:大学何以为“大”学在于培育人才,包括培养优秀的品格、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身体力行的示范。曹老结合自身经历,将大历史(家国史、校史)与个人的小历史(尤其是与教育相关的故事,如恢复高考、老三届)糅合在一起,为我们娓娓道来“从北碚到改革开放”的两段震人心魄的旧事。曹老对大学教育本质的思考引人深思,一语道破了当下大学教育缺失人才培养,偏重“有文化的普通工人”的流水线生产这一症结问题,听完讲座后我对大学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张雪亭

今天的讲座中,曹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见闻分两条线索为大家讲述了极具教育意义的革命史和改革开放史故事。曹老师以抗日战争期间的1940年为切入点,以小见大,通过复旦大学等高校波澜壮阔的西迁历史,生动阐释了广大师生以及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精神,由此联想到1940年代中国的坚守和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曹老师结合自身“上山下乡”以及恢复高考,考入复旦的经历,分享了改革开放决策,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伟大意义。我认为,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改革时期,党和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进才是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根本动力。


李梦

今天,历史系校友曹景行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复旦故事—从北碚到复旦。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连绵烽火中,地处上海江湾的复旦校址被日军炮火炸成废墟,不得不内迁至北碚。曹景行老师回忆那一段艰苦岁月,谈到几位丧生于战火的复旦师生和大举内迁的困难,都让我深受触动。曹老师也回顾了自己上山下乡成为知青,恢复高考后考取复旦的经历,他谈到当时的学生们都十分珍惜教学资源,自己也有幸能够聆听大师级教授们的教诲。结合当时的求学的艰难和求知的渴望,曹老师反思了当下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启发我们要自主思考,跳出既有框架,为了真理和理想而奋斗。内迁北碚的复旦历史应该被我们铭记,曹老师的讲座让我主动搜索了解这一段艰难时期,让心中复旦精神的厚度不断增值,同时,曹老师十分关心复旦大学的当今发展和人才的未来培养,他的真知灼见让启发我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


王君婷

今天的学四史讲座,曹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复旦从北碚到改革开放期间的两段历史。曹老师以复旦校史见证了中国教育发展史、改革开放发展史,讲述了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起伏、跌宕与波折。北碚时期的复旦学子身处于动荡的社会背景和艰苦的学习环境之中,仍始终凭着坚韧的意志力刻苦求知。文革之后,复旦学子积极复课复学,勇立改革开放潮头,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过这样磨炼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会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虽然时代和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改变,但吃苦耐劳、追求真理、求知若渴的精神依然在校园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5.jpg

陈宇彤

作为历史的研究者,也作为资深的媒体人,曹景行先生在做了很多采访工作之后,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丰富阅历,为我们生动的讲述了1940年代的复旦北碚到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的历史。当时在复旦的北碚,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都非常艰苦。在百废待兴的环境下,教材成为一个大问题,图书馆的资源非常短缺,很多人都手抄图书。物质的贫瘠难以阻挡学生精神的追求与对学术的无限渴求,在北碚的培养下复旦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人才。而先生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批量化的高级的普通劳动者,而不是人才。尤其是在新闻这个行业里,先生希望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对这个严密的体制化教育有自己的思考,形成某种抗衡。为什么北碚能够产生这么多的人才?因为它的不拘一格,它的自由思考,一刀切的教育很难培养出来真正的人才。大学之“大”的含义是是什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曹老先生的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珍惜今天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在复旦自由开放的风气里,不断打开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意识


陈鑫颖

北碚的艰苦是全国抗战时期艰苦的一个表现。77年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有历史偶然性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大学本科同年级同学之间相差14岁,年轻的学生为班级注入活力,年长的同学更有阅历。曹老师说知青的经历给他增加了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而一个好的大学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转好,每个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未来或者是后代去寻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所以他相信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大量的发展创新存在于大学教育,但也有更多大学以外的,比如曹老师采访过的北斗系统首创的三个博士后。曹老师年长有阅历,充满着人生的智慧,虽身体不佳但不厌其烦地回答同学们的诸多问题,这本身就是一堂教育我们要尊重生命和乐观生活的课,祝愿曹老师能身体健康。


张燊

曹景行老师讲述了二十世纪时代浪潮中复旦的两段特别的历史,向我们分享了历史研究与新闻访谈中的北碚与改革开放初期自身经验里的老三届复旦师生,是如何在物质条件匮乏自身安危难保的情况下,个人与集体共同展现了精神力量,并在特殊时势下的大学中成才。

曹景行老师以朴素的语言和我们讲述历史的细节,探讨其中的逻辑,并引导我们去思考,大学的“大”究竟指的是什么?大学教育至今日,究竟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曹景行老师以为如今学校培养的只是有文化的有学位的普通劳动者,而并非人才,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上有所缩减。大学教育的模式不可避免地与时代产生直接联系,越发完善体制化的学校教育也不可谓是一种退步。只是,作为个人来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处位置的局限,根据自身的情况探索边界,不仅在学校教育中,更是在社会教育中完成自己的锤炼。


曹景行,资深媒体人,新闻评论员。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毕业。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言论部总监、资讯台副台长,《亚洲周刊》副总编辑,《明报》主笔,传讯电视中天频道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现任东方卫视《双城记》和晩间《新闻60分》主持人,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


图片


文字丨19科硕第一&二党支部成员

图片丨19科硕第一&二党支部成员

排版丨于志晟

审核丨许亚云



责任编辑:杨晓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文系19科硕第一第二支部党员,共同聆听“学四史”主题讲座:复旦的两段历史——从北碚到改革开放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