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强国先行谱新篇 ——以“强国行”专项行动助力赣南苏区高质量发展
赣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入选团队,正以党建为笔,服务赣南地区发展。支部现有党员17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服务赣南地区的使命任务,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在深化实践育人、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深化实践育人,共育数字经济人才
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人才需求持续上升的当前背景下,支部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政府、学校、企业(赣州市政府、赣南科技学院、华为公司)三方的深度合作。华为公司将其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优势转化为教育资源,以协同育人为核心,通过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融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全面增强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支部党员胡健同志积极参与华为产业学院的建设,组织并实施了“华为根技术”教师授课能力认证项目,鼓励教师参加华为HCIP认证考试。结果显示,支部90%的党员通过了认证,其中4人参与了“华为根技术”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支部党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创新精神,探索实施了“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2024年,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成功入选省级第三批立项建设重点项目名录,这标志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探索“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赴杭州华为企业交流学习
通过HCIP认证考试老师合影
二、深化党建联建,促进地方协同发展
在推动地方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支部始终将党建联建工作置于关键位置,积极主动地谋划并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支部深度挖掘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以严谨且专业的态度,精心细致地制定联学联建计划表。此基础上,支部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与赣州银行科技部党支部等多个党组织成功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并签署支部联建协议,为后续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与赣州银行技术部党支部的合作实践中,支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心打造特色党课。党课内容紧密结合当下金融科技发展趋势,融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知识。支部计划选派了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团队,为赣州银行员工开展系统性的人工智能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助力赣州银行员工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效提升了金融科技人才的专业能力。同时,双方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组建业务创新孵化中心。该中心的建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就业岗位,搭建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桥梁,还促使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与赣州银行技术部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
在社区党建联建方面,支部与营角上社区携手开展了 “我与祖国同奋进,‘e’心向党话初心” 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现场,支部党员与社区党员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红色故事分享、互动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讨党的初心与使命。在热烈的互动交流氛围中,支部党员们纷纷回顾自己的入党历程,分享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党的宗旨的经验与感悟。通过联建,支部党员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通过持续深化党建联建工作,支部不断拓展服务地方的交流合作深度与广度。在资源共享方面,与合作单位实现了党建资源、教育资源、技术资源等的互通有无,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领域,通过与企业和社区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培养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科研创新方面,借助党建联建搭建的交流平台,整合各方科研力量,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社会服务方面,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与发展,为解决社区实际问题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过全方位的合作,支部为地方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切实贡献了自身的力量。
与营角上社区共同开展“‘e’心向党话初心”联建活动
三、深化教育服务,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针对地方教育事业的现实需求,支部依托专业特色,与章贡区科学技术协会、章贡区科技局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服务活动。为了向学生精准传递前沿科技知识,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多场专题讲座。讲座现场,借助多媒体设备,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资料,深入浅出地讲解诸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知识。支部党员的讲解方式既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充满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不仅能聆听科技达人分享最新的科技资讯,还能亲自参与到各类科技小实验、创意编程竞赛等实践环节中。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素养。
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派遣专家进行指导,以及定期举办信息素养周末沙龙,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他们反馈称周末沙龙活动形式生动、内容充实,不仅是一个学习最新科技知识的平台,也是学生展示科技兴趣、锻炼创新能力、增进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一位家长感慨道:“我的孩子原本对科技兴趣一般,但自从参加了周末沙龙,每天都盼着周末快点到来,主动学习科技知识,变化太大了。” 还有家长提到:“这个沙龙不仅是孩子学习最新科技知识的优质平台,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里展示了他对科技的兴趣,锻炼了创新能力,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增进了交流互动,真的太棒了。”沙龙活动在贯彻教育“双减”政策的同时,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增添了丰富的“加法”,在章贡区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体现了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良好生态。本支部通过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科普推广、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累计服务超过1000人次,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充,为地方教育事业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支部张俊珍同志在信息素养沙龙活动中开展讲座
四、深化科技赋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围绕赣州地区的战略发展和高质量建设使命,支部深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的融合,秉承苏区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争创一流”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在“无私奉献”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支持赣州市产业发展,支部整合了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设备与人才资源,以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前沿科技为焦点,专注于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公共大数据安全两大研究领域,构建了公共大数据“融合-安全-治理-应用”的一体化科技赋能体系。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并成功申报成立了赣州市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在2024年,支部党员取得了显著成果,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篇、党建论文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并成功获批省级、市级等纵向课题5项。指导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16项,校级奖项17项,获批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2项,师生科研项目“灌助手”、“智能校车卫士”等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此外,支部成员参与了市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为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引领。
服务赣南的科研成果汇报会
支部党员同志带领学生参加决赛
下一步, 支部将全面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和“强国行”专项行动的指导要求,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发挥好示范和引领作用。展望未来,支部计划与更多赣州当地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推进党支部联合共建和协同育人项目,精心打造精品党课,并设立“赋能站”,以期为赣州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为显著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