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文守一,思而行远——访我院陈爱中教授

2021-09-14 10:29:02 文学院 周雪琳

他自北疆跋涉而来,在相思湖畔育桃李芬芳;他与书山结友作伴,在文学之海纵情遨游;他在支部挥毫作歌,以文学书写信念。他是陈爱中老师,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的一名教师。同千万文学教师一样,他以传授学识为己任;与千万教师不同,他带领学生走进的是文学创作缤纷的百花园。北疆吹来的风,在相思湖湖面激荡起层层涟漪,和园的故事在陈爱中老师的笔下也一同吹进了相思湖畔莘莘学子的心田。

QQ图片20210914085923.png

陈爱中老师


跋涉文学路,情系相思湖

2021年,正好是陈爱中老师从教的第二十个年头。回忆起自己的文学之路,陈爱中老师常常感慨万千:“我出生在农村,条件限制,小时候身边没有多少书可读。”而放学干完农活以后,与伙伴争相“啃”读《呼杨合兵》《说岳全传》之类的通俗小说便成了童年最大的乐趣,也正是这些在传阅中被磨损得支离破碎的书籍带给了陈爱中老师对文学无法磨灭的初印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文学充盈了贫瘠的灵魂,也成为了认识世界的跳板,成为走出山村的敲门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对文学的热爱,陈老师顺利考取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选择在硕、博士阶段继续与文学为伴,这份羁绊如天上的一点明星,指引着他以最激昂的姿态投身到文学教育事业之中。

早年间在进行学术交流时,陈老师就对文学院厚重的写作传统有所耳闻,文学院浓厚的文学研究和写作氛围,吸引着他亲近和园、走近和园、了解和园。子夜夜雨时的和园、硕果累累的和园、“四季如春亦如夏”的和园……在陈老师眼中,和园是“青春、厚重、执着、智性”的,是“故我的”,是充满诗意的。“忆旧是落叶的习惯,正如走廊上的镜子/常常映现时光的幼年。叠加的足印,/都会在最初的悦动里,细细地听星辰的私语,/或者是高堂讲章的流翠。/谁都知道,和园是故我的。”透过诗意的表达,这位三尺讲台上的诗人在《和园故事》(组诗)中写下了自己的洞见以及与和园的深切羁绊,那片小小天地的点点滴滴都被他赋予了生命和情绪。

“对我而言,文学既是爱好也是职业,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活内容。具体的文学创作带来的‘局中人’角色能更好地促进我的文学研究,二者的互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讲授文学”。在研究之余,陈老师还会发表一些诗歌作品,他曾在《星星》《扬子江诗刊》等报刊中发表诗歌作品500余首,并出版了诗集《行走的瓦片》。相思湖湖畔的虫鸣、和园掠过的微风和红楼砖瓦的底蕴都带给了他无限的灵感与遐思。


文章书意气,笔墨写党情

三尺讲台上他是教书育人的先锋,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中,他是带领党员同志们追寻五角星光芒的党支部书记。在学校党委和文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陈爱中老师将文学与文学院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的特色相结合,大力推进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一度被评选为教育部工委首批全国样板支部建设支部和自治区教育工委五星党支部建设单位。同时,先后有数十位党员的作品在自治区级网络文学大赛、相思湖诗歌奖等省部级奖项中获奖,彰显出支部党员优秀的业务水平。

在支部建设期间,陈老师引导党员同志们充分发扬积极进取、勤劳勤恳、团结协作、任劳任怨等优良品格,发挥敢于担当、勇做先锋的模范带头作用。“我将和支部党员同志们一起,就进一步加强支部建设的规范化、考研、写作、田野调查等一系列关涉党建和业务建设的事情进行探讨,群策群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陈老师带领的本科学生第一党支部就在这种昂扬的激情中奔向了越发璀璨的明天。


饱览书山妙,来做教书人

“阅读不仅是一种兴趣,还是一种生活。”作为一名现当代文学的老师,陈爱中老师对阅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进行专业性阅读以及闲暇阅读外,陈爱中老师还会在假期进行一种特殊的阅读——“田野文化阅读”。他会选择一座文化悠久的城市或者山野奇胜,对其相关的文化地理、历史掌故等书籍做全面而深入的阅读,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然后以脚步丈量书中的一撇一捺,在一步一脚印的实地走访中与书中描绘的一草一木相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在这一次次书面与田野的会面中,陈爱中老师形成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地理与历史掌故的丰富认识,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二十载默默耕耘,诲人不倦;二十载呕心沥血,爱岗敬业;二十载肩负使命,不忘初衷。陈老师以满腔热血攀登学术高峰,以德施教培育优秀英才,在相思湖畔树立起一座不灭的灯塔,引领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把握好人生的正确航向。


责任编辑:李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陈爱中老师以满腔热血攀登学术高峰,以德施教培育优秀英才,在相思湖畔树立起一座不灭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