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习风 共享读书乐(二十三)

2022-02-28 23:25:01



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引导党员多读书、读好书,增强广大党员素质,政管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党员同志于2022年寒假期间坚持阅读,不断扎实学识,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只有多读书民族精神才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政管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在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了“读一本好书”系列活动,鼓励同学们多阅读,坚持将一本好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支部党员同志们积极响应,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读完后写下读后感。





姓名:林小杨

阅读书籍:《毛泽东传》读后感

现在,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我们而去,但是如今读着他的传记,也仿佛和他一起再次经历了一个传奇的人生,他的一生有很多地方给我们思索的启迪。因此,我看后感触颇多。下面谈—谈自己读他的传记的一点感想:

1、毛泽东少年时就是一个心系社会,很有志向的人。毛泽东虽然出生于农民家庭但这样的出身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志向与追求。少年时,父亲本打算送他去一家米店当学徒,以便继承家业,发家致富。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走上父亲所安排的生活道路,而是走上了一条寻找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道路。回头看看我们这些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志向又如何,我们有几个会把自己的未来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时常会抱怨学习的苦闷那全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的志向,为什么读书?所以现在的年轻一代是需要树立自己的人生志向的,有了奋斗的目的,当然就有奋斗的斗志。

2、毛泽东是坚持学习的人。为了不断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毛泽东带头读书、学习。尤其是在重要历史关头亟需总结经验时,他更始强调认真学习,提高理论修养。读书伴随着毛泽东度过一生,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毛泽东是一个擅长思考、勤于思考的人。他老人家曾说过,他只有在游泳的时候才不思考问题,因为在水中如果一思考,就容易沉于水中或者呛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老人家几乎是走到哪里就思考到哪里,是个不停地思索的人。而对水中思索的体会,估计也是吃了很多水的苦头后的经验总结。而所有这一切,也是他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判断的根本,试想,一个整天不思考的人,或者说,不思考正事的人,怎么会对任何问题都有明确的看法呢?

总之,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感受颇深。我们要学习毛主席那种在革命年代的精神,学校他那坚忍不拔的毅力,做一位新时代的年轻人。

姓名:蓝    潇

阅读书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明万历首辅张居正在《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一文中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来形容奸佞和贪渎之辈必须严控,以扼杀其生存土壤,不然就会为祸一方,继而百姓暴动成为祸患。而毛泽东在1930年写下此文时与张居正之意恰好相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毛泽东笔下成为了革命的希望,成为红色政权终将领导中国革命获取胜利的信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主席为了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文章。毛泽东在篇文章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

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社会各阶级的状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指出:党内出现的错误思想皆源于主观和客观的脱离,根本在于缺乏对国情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是那时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行动问题上,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

  其次,有些党员从主观主义出发不恰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结果,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

  那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也是弱的。这样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欧快。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党内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也是很自然的。但若从实质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毛泽东同志说:现在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他在中国的环境里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文中,毛泽东从战略高度,着眼全局作出了独具慧眼的宏观分析,从我国历史和西欧国家革命进程方面来看,我国有着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混战的现实局面,认为我们不必等全国各地的群众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武装起义,而应该有计划的建立政权深入土地革命,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而且判断出西欧国家革命进程必将慢于中国。由此初步阐述了毛泽东关于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思想,为我国革命扫清了思想障碍指明了前进道路。同时也体现出一代领袖那种指点江山的伟大气魄。从国民党武装力量上看,系统分析了国民党的内部矛盾,以及国民党军力部署的优劣,指明了了我们应该到哪儿去发展革命火种。等等,对这些反革命力量的估量高屋建瓴的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我党内部的悲观疑问。毛泽东还在文中对红军的行动策略问题进行了答复。坚定了我党同志的革命信念,凝聚了我党的力量,为接下来的革命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重新点燃革命斗志,逐步实现了一个革命者,梦想家毕生追求的伟大理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我们也有着许多现实的教育意义,它教会我们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脚踏实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实现一生的梦想!


责任编辑:胡细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引导党员多读书、读好书,增强广大党员素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