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春耕春种有困难?贵州大学“锦囊妙计”送到手

2021-01-19 14:32:13

“打针之前先观察,病猪孕猪暂莫打,黄芪多糖是个宝,增强免疫效果好。”“蛋白能量维生素,矿物元素有帮助。营养均衡饮水足,膘肥体壮强筋骨。”……一首首朗朗上口的绕口令,印在2开纸张上,摇身一变,成了一张张发到肉猪养殖户手中的“明白卡”,方便携带,通俗易懂,有什么问题一看就明白。

这份“明白卡”,是疫情期间贵州大学为贵州省农户献出的“锦囊妙计”中的一计。除此之外,茶树病虫害怎么防治、番茄怎么种植效益高、金针菇用什么配方栽培生产成本低、竹子种子怎样装袋、养鸡需要打什么疫苗等等,这些春耕春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农户只要打开“贵州大学农业实用技术致富锦囊”,便可一一解决。

贵州大学12支服务农业农村产业团队自建立以来,走田间下地头,已成为农户的“主心骨”。但今年春耕春种之初,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专家无法及时前往田间地头帮扶指导。农户春耕遇到问题怎么办?无法及时解决会产生什么严重影响?是否会导致农户因疫返贫?

最是一年春好处,春耕农忙误不得。“把12产业团队百人专家名单公布到媒体上!”2月初,校长宋宝安院士拍板决定,在省内各大媒体上详细公布专家的姓名、电话、专业,只要农户有需要,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话咨询。专家电话一公开,立即成了“百姓热线”,专家团的每个老师每天平均接到二三十个咨询电话,通过一根“线”,为农户解决了“茶树烟媒病怎么用药”“竹子种子怎样装袋”“猴头菇菌包出菇颜色不对是什么原因”等一系列问题。

专家热线在农户中得到了极大认可,摸到思路的产业团队专家立即行动起来,将一个个新思维、新形式的帮扶妙计“打包”,装进贵大“锦囊”中,送给农户。

如何扩大农户接收技术指导的范围?贵州大学和全省的媒体平台上线了“‘溪山春雨’贵大助农云课堂”。12产业技术团队专家纷纷将茶园管理、山药栽培、肉羊养殖、黄精栽培、核桃管理等产业技术要点详细罗列,借助网络“云”端把50篇技术“宝典”展示给农户。“云课堂”一经发布,点击量迅速突破60万!

怎样让技术讲解更直观?精品水果、中药材、食用菌、油茶等产业团队做了视频录制、抖音直播等尝试,用新潮的方式拉近与农户的沟通距离。“我们推出的《疫情期间,果树生产技术应这样抓》、《猕猴桃如何栽培?戳视频专家为你指点迷津》等4项网上教学视频,实现了网上指导64万人次。” 精品水果团队负责人潘学军教授说。“没想到我刷抖音能刷到陈孝玉龙老师,就赶快进他直播间去听课。疫情期间见不到专家我们总不安心,现在听到他的声音,心就不慌了。”榕江县一红托竹荪种植户说,特殊时期,贵大专家的“云”指导,着实帮了他们大忙。

如何保证农户时刻掌握精准种养技术?疫情得到缓解后,产业团队专家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带着致富“锦囊”赶赴春耕一线,实地指导的同时,把实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在大塘、威宁、沿河、榕江、龙里、赫章……10万余张蔬菜春耕备耕生产技术“明白卡”、4000余册《生猪饲料手册》、2000余册《油茶高接换种简明手册》、3000余份春耕宣传海报,还有《茶树冻害预防与修复技术》系列培训资料、《食用菌栽培技术》(农民读本)、《猕猴桃春季管理技术要点》等,成了农户春耕春种中的“及时雨”。“这本册子我们看得懂,学得会,贵大专家为我们考虑的太周全了。疫情期间他们下来一趟不容易,有问题我们翻手册就行了。”农户拿着刚领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读本笑着说。

春耕至今,贵州大学十二产业团队依托包括“9+3”深度贫困县和重点产业县在内的40余个县建立的90余个示范基地,已编制发布种养要点技术资料、明白卡、春耕海报等12万余册,累计培训农民及技术人员19700余人次。各产业团队专家建立的微信群、QQ群等也已然成为线上“基地”,实时解答农户的难题。最近,由茶叶、蔬菜、食用菌等产业骨干专家为成员的“沿河县产业扶贫技术作战队”又马不停蹄地深入沿河各乡镇,继续开办“乡村课堂”。

妙计越来越多,锦囊越来越鼓,贵大特色的产业扶贫模式将会给农户带去更多的惊喜和安心。脚步不停、帮扶不停,有效推进全省脱贫攻坚的贵大力量也愈加强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农户春耕春种有困难。是疫情期间贵州大学为贵州省农户献出的。农户春耕遇到问题怎么办。专家热线在农户中得到了极大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