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目标,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新双高”建设目标,推动党建、教科研、竞赛、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瞩目成绩,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和深厚的教育教学实力。这是我们乘风破浪、笃行不息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固本深耕、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全方位实现蓬勃发展。
在党建工作方面,我们取得了国家级重大进展。经多年深耕,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以党建引领业务,扎实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打造形成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线,“思政+心理教育”“思政+课岗融合”“思政+文化传承”“思政+网络传播”为四辅线,“政校行企馆团”六主体协同的“一主四辅六协同”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签约28个特色实践教学基地,与江门博物馆、非遗传承人等合作开展“广府婚俗文化展”“寻找铁路华工的历史足迹”展等项目化实践教学,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广州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宣传报道30余次。
在教科研成果方面,我们实现了国家级重大突破。成功获得教育部社科司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立项1项、教育部第三期供需对接育人项目立项3项、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立项2项,及市校级各类项目立项共计25项。此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1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2本。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力,标志着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家级水平。
在师生竞赛方面,我们屡获教育部与省级佳绩。教师团队积极参加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教育部2024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新媒体文创开发与应用赛项决赛二等奖、教育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新青年建功新时代”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4项;获广东省2024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视说心语,频见真情”心理科普短视频征集特等奖、广东省第七届高校(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2024年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一等奖等省级奖项14项;获第七届团干部讲党团课大赛教育组二等奖等市校级奖项7项。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成绩也斐然,连续十年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先进工作集体。这些成绩的获得,彰显教师团队在思政课教学指导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面的卓越表现。
在社会服务方面,我们的服务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承办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主持相关环节并做教学展示;协办“全国职业院校思政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培训班”,并做经验宣讲。主持国培项目“基于‘故事力’的中职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及省培项目“用‘心’做德育,为‘心’赋能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均获学员高度好评。队伍全年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正面管教、乡村振兴及法治宣讲送教入校等社会服务共计27次。比如,受邀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专题研修班上向来自全国40余所高职和本科院校代表分享我校“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促共赢”建设模式及工作经验;受邀在2024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示范巡讲广东省首场巡讲活动上进行总结点评,在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第一次集体备课会上进行教学示范,在广东省教育厅2024年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分享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受邀作为高职院校唯一代表参加广东省教育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直播观众40万+。向到访的多所中高职兄弟院校介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及党建工作、思政课、课程思政建设经验。通过这些努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知名度、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这一年的历程中,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锚定方向,在坚守和创新中奋勇向前,展现了不懈攀登的面貌,实现了全方位的大丰收。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断深化内涵建设,谱写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