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下午,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党总支部牵头开展的“关爱呼吸”—呼吸慢病患者心身健康促进第二场公益活动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举办。此次活动联合团委(南山志愿服务队)、机关二支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区和社区团体共同举办,旨在提高公众对呼吸慢病患者的关注,促进患者心身健康的康复,为患者带来更为全面的关怀和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疾病的不可逆及急性加重期的活动耐力急剧下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再加上患者长期患病,影响劳动力、自我照顾、家庭贡献、生活质量等方面更容易引发自尊心降低、冷漠、自我否定、轻生等状况,负性情绪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病情控制有显著影响,这些负性情绪可能导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
活动伊始,由护理部干事、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李静老师向患者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及意义,通过精心设计的心理游戏让慢阻肺患者学习关于舒缓情绪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活动体验和学习转移对疾病症状的过度关注,从而舒缓身心、收获快乐。
首先邀请患者进行“手撕画”的制作介绍自己的名字、心情、期望,促进团体成员相互认识与了解,建立关系,达到一个积极的情绪表达。
接下来,邀请患者进行主客观心理测评,既评估了参与活动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通过画“雨中人”专注的过程让患者暂时转移对疾病的关注,画图画是“手画心画”的过程,让患者轻松表达真实情感和感受。有一位患者表面很开朗、坚强,通过“雨中人”看到他承受的压力情况和可用的资源以及面对压力的应对方法并不足,与他的表现和客观心理测量表反映的情况并不相符,这就是通过图画投射分析真实反映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为通常患者出于自我保护或病耻感,外在表现和行为具有伪装性。
接下来的热身游戏“快乐数字”通过手指来做加法,让患者在轻松趣的游戏中展露笑颜,既锻炼了手、眼、脑的协调性,也收获了快乐。
热身游戏后李静老师与患者分享了一个呼吸慢病患者患病以来的感受,立即引起现场患者的共鸣,并引发他们即时的分享,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被看到和被肯定并有机会表达出来,让患者们觉得被深深地被共情到了,患者们都表现欢欣卓悦。
640 (3).png
最后李静老师鼓励患者思考能令自己产生愉悦情绪的具体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具体化,制作专属于自己的“快乐大转盘”,并在“快乐大转盘”背后写上自己或家人的祝福,作品完成后,患者分享自己的快乐指南“听潮剧”“跟姐妹逛街”“打太极”“吃美食”“听音乐”“跟儿子和老婆待在一起”等令自己心情愉悦的具体方法,以便在今后的生活中当出现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通过转动“快乐大转盘”,做指针指向的事情,让自己心情愉悦起来,掌握应对负性情绪的方法。
活动结束后,患者纷纷表示“学到了处理情绪的方法”、“找到快乐”、“解惑”、“涨知识了”,是很值得的一次体验,希望今后多举行类似活动,并表示十分满意此次活动及心理团体辅导成员的付出。
640.png
“主动寻求快乐心情,是主动选择心身健康的重要方法。”此次活动的效果令患者非常满意,达到提升病房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未来,支部将继续关注呼吸慢病患者的需求,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