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现状概况
陵园分南北两院,横跨街市,占地面积三百二十亩。主要纪念建筑有12座,多集中在北院,北院大门门楣高9.3米,宽7.6米,门楣横额正面有朱总司令的亲笔题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背面有朱总司令的题词“浩气长存”。门内是一条宽阔的甬道,两旁松柏茂密,郁郁葱葱,簇簇鲜花,随风飘展,瑰丽多姿,这些奇花异卉,是中央指示从南京、四川、广州、西安等地用飞机和火车运来的,以此寄托党和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悼念。
进入陵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然矗立的烈士纪念塔。塔上镌刻有毛泽东同志的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 无上光荣”,周恩来同志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刘少奇同志的题词:“永垂不朽”,朱德同志的题词:“你们活在我们的心目中 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里”。塔前的台阶上,有一块长方形青石浮雕祭坛,刻有星火燎原和壮志凌云的图案。塔后刻有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关于建立邯郸烈士陵园的决议。纪念塔两侧的石碑上镌有任弼时、董必武等同志的题词。
人民英雄纪念墓,位于纪念塔北面,是陵园的中心建筑,它坐落在2500平方米的平台上,墓碑为周恩来同志所题,另外还有陈毅、刘伯承、徐向前等同志的题词,谊重情殷,斐然可诵。陈毅同志的题词是:“往来邯郸道,数度谒陵园。光辉照环宇,成仁齐圣贤;大众歌盛德,英雄足世传。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人们看了无不为之感动。台前有两组大型塑像,表现为我八路军、民兵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战斗的造型。墓前是可容万人凭吊的广场,四周松柏环绕,繁花点缀其间,令人神清气爽。
纪念墓的西面是一幢艺术美观、秀雅的宫殿式建筑物,刘伯承同志亲笔题名为“陈列馆”。馆内陈列有“晋冀鲁豫边区革命斗争展览”。陈列馆的东西两厢,是回族抗日小英雄金方昌和解放战争时期著名杀敌英雄王克勤烈士纪念室。馆后是一座双层六角烈士阁,林伯渠同志“为人民民主而死”的手书横匾,高悬在迎门之处,这就是为纪念1946年4月8日在山西黑茶山遇难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而增建的“四八烈士阁”,阁顶用琉璃瓦覆盖,六角以红柱支撑,楼梯是螺旋形的,盘旋上升,登上阁顶,全园景色尽收眼底。
人民英雄纪念墓的东面是被人们深切怀念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之墓。墓上雕有左权将军胸像。墓前为牌坊,牌坊中的石碑上刻有朱德同志写的挽诗和彭德怀同志撰写的墓志铭。牌坊正中是一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周恩来同志的题字“左权将军之墓”。牌坊上额是谢觉哉同志亲书:“人民共仰”。墓地两侧有附墓六座,这六位烈士是:抗战初期参加组织冀东起义的杨裕民烈士,前中共北方局秘书长张衡宇烈士;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何云烈士,中共党员、朝鲜烈士陈光华;主持冀南金融和财政工作的高捷成、赖勤夫妇。
左权墓对面是“左权将军纪念馆”,馆名为徐特立同志所题,它独处在清水湖内,有拱形石桥直通馆内。有关左权将军的生平事迹和珍贵遗物在馆里陈展。
左权墓东边,是张兆丰烈士之墓。张兆丰烈士是河北磁县彭城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1930年牺牲,1961年经薄一波同志提议移葬陵园。
烈士纪念堂,位于陵园北院的东端,是园内最宏大、最庄严的仿古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堂高15米,遍覆琉璃瓦,堂内外都经过精雕细刻,丹青灿烂,釉光四射。堂额上的竖匾是周恩来同志题字“烈士纪念堂”。门两侧的朱红柱子上镌有董必武同志1965年题写的对联:“爆革命火花生有光芒昭日月 作献身金鉴死留正气壮河山”。纪念堂内陈列有120位烈士的遗物、遗像和生平简历,是宣传烈士事迹的重要场所。
陵园南院为“晋冀鲁豫区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迎门是一座宽阔的沥青路,路的尽头是新建的烈士骨灰堂,里面存放着近年来牺牲的烈士和老红军战士的骨灰。
道路左侧是烈士公墓。墓碑高大,庄严肃穆。碑两侧的边壁上刻有邓小平、聂荣臻等同志的题词。碑前有椭园形荷花池,池边两座烈士纪念亭分立东西。碑的后面是烈士墓区,安葬着八路军前方总部的部长、科长,129师和晋冀鲁豫军区的部长、科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团级以上的干部及边区著名的杀敌英雄、战斗英雄近200位革命烈士。
六. 政治影响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不仅建设早、规模大、布局严谨、建筑庄严、绿化优美,而且由于这里安葬着左权将军和近200位在开辟和创建晋冀鲁豫边区以及在我党我军发展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革命烈士,由于这些烈士的英雄事迹和珍贵文物,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影响。同时,我国党政军领导同志为陵园撰写的题词、挽联、悼文达40余件,这在全国各革命纪念地和烈士陵园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故为人们所重视。
陵园落成以来,国内外前来谒陵的群众络绎不绝,中央领导同志朱德、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同志“往来邯郸道,数度谒陵园”,嘱告要把陵园建设好,让烈士有一个安息的地方,让生者也有一个寄托哀思的场所。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视察我国南方的归途中,专程在邯郸下车缅怀烈士,到左权将军墓前肃立默哀。1959年6月4日,周恩来同志来陵园时,对陵园的各项工作做了重要的具体的指示。刘少奇、董必武、聂荣臻同志等也先后来到陵园,题词赋诗,表彰颂扬革命烈士。1972年春节,刘伯承同志身卧病榻,还谆谆叮嘱前去看望他的老同志,不要忘记战争年代牺牲的烈士们,要大家关心邯郸陵园的建设。
每年,来自全国各地谒陵参观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机关干部、青年学生、少年儿童达数十万之多,他们聆听烈士事迹介绍,参观陈列展览,受到深刻的教育,许多人感动得流下热泪,表示要继承和发扬烈士的革命精神,把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世界各国的友好代表团、旅游团、归国华侨在参观时,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表示饮佩,对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表示了无限的尊崇和敬仰;同时,对陵园的建筑艺术和政治内容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欧州一个国家的专家在留言薄上写道:“……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英雄们是永垂不朽的,陵园的修饰和设施,也给我留下很好的感觉;在宏伟的纪念碑上、陵墓上、陈列馆的照片上,铭记着中国人民及其军队光荣事业的英雄历史”。
是的,陵园高大的纪念建筑和烈士公墓,是力量的象征,是胜利的象征,它不仅记载了中国革命不朽的过去,而且昭示了我们伟大祖国光明的现在和未来。随着历史的发展,陵园将更好地担负起“褒扬烈士,教育后人”的光荣任务,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中,发挥愈来愈巨大的作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