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指土地革命战争中由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人民和革命战士,在党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苏区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指土地革命战争中由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人民和革命战士,在党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
苏区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的这一理想信念。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这种既强调作风建设,又注重制度建设的理想信念,使广大干部自觉地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成为广大群众所拥戴的好干部。这仍然是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长河中,苏区历史是这长河中涡流险滩最多因而时显惊涛骇浪的一段。谱写这段历史的苏区精神也因之惊天地、泣鬼神。苏区斗争已成为历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而且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执政党。苏区精神尽管是70多年前铸就的,但它历久而弥新,仍具多维的时代价值。
(一)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可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后就领导广大群众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最高理想而奋斗。苏区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的这一理想信念。土地革命风暴那段历史能够发生,那么多苏区得以存在,无数革命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这种精神力量。湖北阳新首任县委书记罗伟在被押赴刑场时,高唱就义歌:“我牺牲,为的是无产阶级大多数;我牺牲,为的是贫苦工农。这样死,有价值也有气度;这样死,无忧又无愁。”“枯骨填成平等路,一腔热血洗环球。杀尽残酷诸猛兽,红日照遍五大洲。”这正义之声令反动派胆颤心惊。中国革命道路,就是无数罗伟这样的烈士以自己的生命铺就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捐躯就义的情况不可能再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发生,但伟大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境界、开拓的精神风貌、无私的奉献追求,则是不可或缺的。
(二)苏区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始经验,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执政兴国,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苏区时期成立的。对这段历史,应当辩证分析。尽管这时成立的历史条件不成熟,它也犯有“左”的错误,但它毕竟是党领导的第一个具有国家形态雏形的中央红色政权。它的成立标志着在这块土地上空前地建立了民主制度,社会最底层的人民破天荒地享受了基本的民主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的首次预演。前述的苏区精神表明,我们党在努力民主建政,锻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能力。在短短几年的执政实践中,如毛泽东说,“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这既锻炼了执政为民的能力、积累了治国理政,又吸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的历史经验,这对于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对于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构建和谐社会,更具现实意义。
(三)苏区精神蕴含着党的建设丰富经验,为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历史之镜。全国各苏区在那样严酷的历史条件下,特别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在政治思想建设、组织纪律建设、干部素质建设、领导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为造就出一大批治国安邦的党政军优秀领导干部奠定了基础。就培养干部言,一是强调树立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除上述外,老百姓还赞誉苏区干部:吃的金丝汤(红薯丝),睡的金丝床(稻草),穿的金丝鞋(草鞋),打的胜利仗,夸奖他们是联系群众、没有官架子的“提包政府”。毛泽东高度评价道:艰苦奋斗体现了“我们的政治本色”。二是严格法纪,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凡贪污腐化行为一旦发现必受严厉惩治。在1932年4月至1934年3月两年间,苏维埃中央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处决了8名腐败分子。在红军离开中央苏区转移前,苏维埃中央审计委员会发表的审计报告说:“我们可以夸耀,只有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这种既强调作风建设,又注重制度建设,使广大干部自觉地努力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成为广大群众所拥戴的好干部,这仍然是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各级组织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样,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更加凸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