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星】传道、授业、解惑——记我的老师曾智安

2022-02-25 11:10:59

古人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而我在师大学习的六年时光里,幸运的莫过于本科时坐在课堂里聆听过曾老师的教导,更幸运的是四年后能拜入老师门下,成为老师的学生。曾老师以自己的治学和为人,彰显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品格,也深深激励着我不断在学术的海洋中求知探索。

传为学之道: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这是老师治学的信仰,也是老师对我们最基础的要求。

有一次作课程展示,有一位同学在阐述观点时使用了前人的研究,但忽略了对观点出处的注明。老师在做点评的时候,着重点出了这一问题。老师说,做学术不同于做演讲报告,学术不是简单地阐发观点,而是追求世间真理。这真理存于天地万物,我们的工作就是穷尽毕生的心血将其挖掘并阐明,这中间便容不得一丝一毫马虎,更不允许存在懈怠和侥幸心理。所有前人的成果,可能是穷其一代又一代学人生生世世的气力而完成,因此尽管追求学问的过程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继续前行,但我们要充分尊重前人智慧的心血,切不可以研究借鉴之名,行暗中偷窃之实。“假装看不见”对于一个学者而言是最可耻的行为。

那节课结束后,学术二字在我心中更加地神圣,对待前人研究打从心底的生出了肃然的敬意。

授传承之业:传千古不绝之文明

有很多人问,在如今的社会中,理工科学问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可是文科,尤其是古代文学,能够干什么呢?老师的回答是“传千古中华不绝之文明,这是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六年的求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对于古典诗词意义的阐发。人生在世,总有那么几个瞬间内心会有别样的感触,或是游子在外时对故乡的思恋,或是佳节不得团聚时对亲友的挂牵,或是春风得意时按奈不住与人分享的喜悦,或是面对挫折心情郁结时意欲倾吐的感发……每每此时,总会有几句诗涌上心头,古人早在千年前,已然将世间这些相通的情感,凝练为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在千百年以后,期待这与后人的不期而遇,这就是所谓的心有戚戚焉。

老师说,千百年来,这些经典的古诗词就以它的豁达、细腻、相通,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诗性,已然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心底凝练的根基,无论走到哪里,不论怎样的际遇,这种兴发感动终会成为永恒的烙印。我们研究古代文学,正是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从根本上体贴国人,在强势外来文化的浪潮下,坚守住民族的传统,振奋国人信心。从这个意义而言,古代文学并非无用,而是至用、大用。

解人生之惑:为生命终极之幸福

就像很多人一样,我也有这样的疑惑,我们读书究竟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老师的一席话使我豁然开朗。老师说,研究古代文学就是与古代先哲的对话,是追求人生哲理的的过程,于个人而言的终极目的在于见贤思齐、进而最终获得个人生命之幸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老师对我们的期待是学术上“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最重要的是生活上,通过研究古人古事“见贤思齐焉”,最终过好这一生,收获人生幸福。老师回忆起了硕士期间对唐代宰相张说的研究,从张说那里,收获了张说分析事物时的眼光占位及其“高位意义”,思考问题的高占位后来成了老师为人处世的指向。老师还针对我们每个人的性格,为我们推荐了不同类型的研究方向,对个性激切急进的同门推荐闲谈适意的白居易,为细腻敏感的同门推荐洒脱通透的苏轼等等。老师的指导,并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学习研究,更是为了我们今后的人生。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我的导师曾老师,就是这样亦师亦友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于我而言,何其幸运!今后的我,如果能够走向讲台成为一名老师,也会尽我所能,将老师的光辉带给我的学生们,所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责任编辑:耿宗科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传道、授业、解惑——记我的老师曾智安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