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立榜样之身,铸党员之魂

2022-02-21 11:35:17 李想

雷锋同志曾说过,

“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

组织将其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永不生锈,

闪闪发光。

今天,

就让我们一同了解我院党员老师——唐兴军

D1FCC627017A3830720DFAABF6BE51B0.jpg

2018年初,34岁的唐兴军在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讲师,他怀着赤子之心积极响应号召,入选湖北省第七批博士服务团。

4月底,唐兴军被组织分配到麻城市委党校挂职任副校长。临行前,面对学院领导“脚站在地上、根扎在土里”的殷殷嘱托,他语气坚定:“我是诚心诚意想为老区做点事,不是来‘镀金’的。只要工作需要、我就扎在麻城,甩开膀子干出点成绩来。”到岗后,他迅速转变角色,积极开展党校工作,尽管在湖北师范大学还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但他坚持每周来麻城市委党校工作4天。

唐老师全程参与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改革,针对不同培训对象进行分类教学。如青年干部培训班聚焦能力提升、突出社情区情、基层工作能力提升、强化党性修养等内容。为优化课程设置,补充党校师资力量,他利用自己在高校的人脉资源,先后联系华东师范大学、衢州市委党校、湖北师范大学等院校专家教授20余人次到麻城市委党校授课。他根据自己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求学经验与湖北师范大学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不应只限于课堂和固定的教材,探索和实行“导客为主”教学模式,秉持“以教导学、化教为学”的教学宗旨,从“听说读写行”五个方面设置教学环节,自觉地由“讲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想方设法引导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如何教”向“学员如何学”转变,引导学员由“教学对象”向“教学主体”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广泛好评。提到唐老师时,学员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我也是来自恩施鹤峰的大山之中,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深有感情。麻城这片红色土地,有感人励志的革命故事感染了我。每次到党校,我都有很亲切的感觉;每次去村里、社区调研,我就如回到自己老家一样。我很想为老区发展做一些事情。”有人问起唐老师来麻城工作的感受,他总是这样说。

唐老师多次前往麻城市委组织部、湖北师范大学组织部反馈相关信息,了解各自需求与资源优势,为促成校地研学合作提供联络服务。他为麻城市的人才引进工作奔走呼告,及时联系各学院和就业主管部门,协助麻城市委人才办、麻城市人社局等到湖北师范大学选聘优秀毕业生,推动湖北师范大学和麻城市政府签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目前,麻城市委党校与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已拟订长期合作协议框架,在麻城市委党校建立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教研基地。

唐老师还利用大别山悠久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部项目“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合利用研究”及教育厅重大项目“利用大别山红色口述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研究,研究成果2019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已签订出版协议。调研成果论文《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论析》获湖北省社科联优秀论文奖,《干部选拔任用中圈子文化的成因、影响与整治》获湖北省廉政文化研究会二等奖等。

唐老师是个闲不住的人,没课的时候他就到麻城革命纪念馆、乘马会馆等红色革命文化基地调研学习。他积极参与麻城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发挥调查研究,指导编制《农村党支部发挥政治功能工作清单》,被麻城市委组织部采纳并受到领导好评。他还主动联系母校,带领华东师范大学基层党组织建设课题调研组一行7人,深入麻城偏远山区乡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为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调查研究”提供了重要论证资料。

唐老师的妻子也在湖北师范大学工作,身兼实验室和办公室行政多个岗位。妻子身体不好,曾做过手术,一直在服药调理身体。双方父母都不在黄石,但妻子理解他,替他照顾好父母,鼓励他安心工作。

无论是湖北师范大学还是麻城市委党校的同事需要帮忙,只要跟唐老师说一声,他肯定会准时出现,同事家里有事要换班,他总是第一个顶上,毅然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他从不抱怨,从不喊累,大家看到的永远是他憨厚的笑容

责任编辑:李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立榜样之身,铸党员之魂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