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在5日上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增速既是预期目标,也是奋斗方向。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回望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全年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均好于预期,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全年实现了2.3%的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极不平凡之年,能取得这份殊为不易的成绩,得益于中国非常之时果断推出的非常之举。
从2020年各季度增速轨迹来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经济运行企稳上升的态势明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3%,升至2019年3月以来的峰值,标志着供应链的修复基本完成,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投资出现正增长,折射出市场主体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向好的背后,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复苏、走上正轨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再往前追溯,我国2019年全年经济增速为6.1%。由此可观,2021年经济增长“6%以上”,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有望摆脱去年的低谷期,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
我们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的表述还有一层新的含义。翻看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即便出现具体增长目标数字,往往也伴随“左右”“区间”等更具弹性的灵活表述,而今年的表述则为“6%以上”。从过去的“弹性”表达,到今年的“起码要求”,反映出对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信心,体现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考量。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透过两会传递出的经济发展预期,不仅能更真切地感知当下中国经济温度,也将对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和潜力产生更清晰的认知、更稳定的预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