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外语教育在帮助人们掌握语言交流工具、了解他国文化和文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足学科优势,通过交叉学科培养、话语理论创新,牢筑语言桥梁,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增强国家语言实力、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以语言能力提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创造的不同文明及其相互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交流与融合、传播与影响,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特征。法国学者海然热非常推崇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并从语言学视角,发出了人类迫切需要文化多样性的强烈呼声。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也关注到以语言为基础的话语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在传统的政治世界中,典型的问题是谁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强,谁就能赢;而在信息世界中,政治“可能最终依赖于谁的故事能赢”。可见,当今时代,语言不再仅仅是信息传递、文化传承的工具,还承载话语权,成为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提升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外国语言学科具有自身独特优势。从武汉大学牢筑语言桥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来看,紧抓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核心工作,“全域统筹”推进外语能力培养,以更有力的责任担当回应时代重大关切,成为努力追求的方向。一是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按照“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适时增设涉外法律人才基地班、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试验班,培养外语技能突出、专业背景扎实、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外法律人才和高端全球治理人才。二是响应社会需求,坚持学界业界、国内国际相结合,与科大讯飞、传神语联网等共建语言实践基地,开展联合招生、培养。同时,加强与政府机关、翻译公司等联动,坚持会场实战,为多场高级别国际会议和外事活动提供同传服务,初步形成校政企之间资源共享、联合培养的发展态势。三是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对外语言能力,建立了国内高校首个多语应急语言服务实训实践平台。四是以办赛参赛为抓手,通过“湖北省翻译大赛”等品牌赛事以赛促训,切实推动翻译教学上水平。五是依托外语学科优势,强化区域与国别研究,重点建设中法非、中英、中澳等相关研究平台及新型智库,促进中外科研合作与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外语人才培养。
以话语体系创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按照现代学术的标准,“体系”的建构一般具有三个特点,有一批基本概念,且概念内涵外延规定明晰;概念以严密的推理形成一个逻辑严整的体系;体系具有时代性。构建对外话语体系,需要以语言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为基础,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厚的党史资源,善于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传承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中,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文化传承的高地,需要依托敦厚的人文传统及齐全的学科门类,坚持铸魂育人,融通中外,多形式提升话语体系的思想性、解释力。比如译介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依托区域与国别研究,发挥咨政建言、舆论引导、对外交流等功能;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精神中汲取营养,开展多语种系统性宣介,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提高话语的内在思想性、现实解释力和指导作用,生动折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增添话语体系的鲜活度、可信性。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强化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知相通,正当其时。国之交在于民之亲。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中外人文交流关键在人,重点在交流,核心是观念。这就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外语人才,在交流互鉴中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文明和文化交流,就要丰富内容形式,创新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广大师生的参与度,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注入更多正能量、暖力量。
一是以人文活动交流为媒介,通过“走出去讲”和“走进来讲”相结合,客观讲述中国实际情况,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情感认同。二是依托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身体力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道路自信。三是以学术交流合作为纽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比如采用联合共建等方式,借力国外高校数字人文既有经验,拓宽人文交流所需的资源共享与信息检索便利渠道,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和档案信息,加速人文交流成果的共享与发布。四是进一步发挥汉学家的双语优势、在地优势和中外文化融合载体功能,推动人文交流。还可选择一批像牛津大学中国中心、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等具有一定合作基础的研究平台,完善交流的内容、形式、工作机制,为中外友好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