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报讯(刘培香 科工院/文)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关于开展新冠肺炎防治科研攻关的通知精神,我校充分发挥师资力量和创新优势,主动作为,协同攻关,加快开展新冠肺炎防治科研攻关,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贡献科技力量。
按照学校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系列部署和要求,科工院第一时间响应,自1月24日起持续与黑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中心、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疫情发展态势,同时积极与黑龙江省科技厅、哈尔滨市科技局联系,了解当前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科技需求,并向校内转发疫情防治科研动态,引导进行集中科研思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科研支撑工作。
1月30日,科工院开始正式动员组织一校三区科研骨干力量参与国家、地方和学校等各级攻关项目,随后下发了《关于启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的通知,通过校内信息、群消息和单点动员等方式及时将通知发布到一校三区,调动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防疫控疫治疫中,涌现出一批主动请缨、支持疫情防治项目的优秀团队。
为确保“尽快拿出用得上、有效果的科研成果”,科工院采取打破框架、快速响应、精简流程、细化跟踪的申报及评审方式,在接收到申请书的同时也开始同步启动评审工作。评审采用网评3专家制,目前第一批项目已于日前完成评审并开始启动。为保证项目支持有力到位,对能够快速取得应用成果的项目给予了全额优先提升资助,其余项目采取后补助方式,根据后期成果完成情况给予支持,同时对疫情应急社会保障等软科学类项目提高了资助额度。
目前学校共启动各类项目23项,包括服务国家类项目14项、服务地方项目9项;其中申报国家级项目5项、地方级项目6项、校内应急攻关项目12项。研究领域涉及病毒基础与防治技术类项目14项,其中感染与致病机理方向2项、防治检测方向2项、快速疫苗研发方向6项、传播途径方向4项;涉及疫情应急社会保障类项目9项,其中病毒防护方向1项、应急物资发放方向2项、疫情早期预测方向2项、决策咨询方向4项。
围绕国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特定需求,学校聚焦病毒传播预测研究、应急装备等关键方向,及时跟踪与抗击疫情相关的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信息、装备制造和生命等科研方向的优势力量开展集智攻坚。目前国家科技创新特区快响小组先后发布了“有害微生物的传播预测研究”和“疫情区应急作业无人机”项目需求,科工院组织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学院相关教师围绕“有害微生物的传播预测研究”项目开展“多因素影响下的有害微生物传播建模方法与验证”、“多源数据融合的典型有害微生物传播事件的预测和监测系统”两项内容的申报书编制工作,组织航天学院相关教师围绕“疫情区应急作业无人机”项目展开需求分析和调研,为疫情区应急物资运输投送无人机平台技术攻关贡献哈工大力量。
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溯源、致病及防治的基础研究”专项,科工院于2月6日前组织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动力模型以及相关隔离策略的研究(深圳校区秦阳副教授)”、“2019-nCoV与其它冠状病毒差异性比较及其潜在宿主预测模型研究(计算机学院李杰副教授)”2个专项项目的申报工作,努力为疫情防治贡献哈工大力量。
根据疫情传播特点,我校协调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取了两地的确诊流调报告,组织校本部和深圳校区相关教师,重点对各地区向黑龙江省和深圳市输入的动态感染风险展开研究,针对两地政府采取的不同干预措施进行风险预测,目前已向深圳疾控中心提交《深圳新冠肺炎输入风险评估与本地发病趋势预测》报告一份。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让大家尤为关心,确定其传播途径和规律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能源学院何玉荣教授团队开展了携病毒飞沫传播的多相流动仿真及防护方案研究,旨在获得不同场景下(飞机座舱、高铁车厢、公交车环境、医院隔离室、超市等环境)新冠病毒的传播规律,为相关典型场景下的疫情防护、通风设计提供方案和指导,有效降低被病毒感染风险。
针对应急物资数目巨大、仓储管理和物资调度分发困难等问题,电信学院多位教师组成联合攻关课题组,融合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设计3个优势方向提出了群智视觉认知室内定位和路径规划调度方法的应急物资仓储机器人研究。目前课题开展了室内定位方法的前期仿真测试,设计了导航路径规划系统总体架构,提出了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方法。课题组还紧急联系了外协单位,为原型机寻找到系统测试场地。
针对此次疫情爆发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舆情分析和监测等方向,我校专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报送了相应智库成果。在当前亟需复工复业的形势下,经管学院姜明辉教授向省社科联提交了《关于新冠疫情下稳定黑龙江省就业的建议》,积极为疫情防治建言献策。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唐赛副教授团队开展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及紧急应对策略匹配”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疫情蔓延的社会机理,为政府制定紧急匹配政策和应急预案、提出预防性经济举措提供依据。
我校还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优势,把科研成果应用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围绕一线疫情防控需求,组织人员开展防疫相关机器人装备研发系统集成调试工作。研制推出了消毒喷洒无人机,室内配送机器人,室外消杀机器人等防疫智能装备。集团向哈尔滨经开区捐赠了包括HRG防疫消杀机器人、起身助手、智能护理床等价值350万元产品的防疫物资。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和学校等各级部署,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检测设备的技术攻关和研制,并于1月31日在原工业监控设备XN150的基础上完成了软件的开发和指标参数的调整等工作,并陆续将设备安装在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发热人员的监控检测。截至目前,公司共计提供双光谱智能体温检测系统20余台套,其中首批捐赠了10台设备,已有5台完成安装。同时针对产能不足问题,公司已开展第二代适应性产品XN260的研发,并于2月9日开始新型产品的试制工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