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陈光熙先生诞辰120周年

2023-05-23 13:11:26 王雪松

1684818155771.jpg


陈光熙:一个世纪的“爱国情”与“报国梦”

刘培香  马洪舒

 

八十九年风雨人生路,他用执着的求索实现了“科学救国”的理想,他用坚定的脚步谱写了计算机领域的奇迹,他用一颗赤子之心在耄耋之年敲开党的大门,他用“垫脚石”精神塑造了一批批杰出的计算机人才……

陈光熙,一个应该让所有哈工大人记住的名字,一个应该让所有计算机人记住的名字。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轨迹慢慢回溯,去寻找、去解读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远涉重洋心怀“科学报国梦”

 

“一个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怎么能够强大起来呢?”陈光熙心里憋着一股劲,“在国外一定要学到真本事,为中国人争气!”

1920年5月,陈光熙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开始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航程。

陈光熙在法国、比利时度过了整整10年勤工俭学的清苦生活。他一边当钳工,一边在大学钻研地质科学,并获得了5种专业特长和3个工程师学位。1922年,他用一年时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法国都鲁士大学农业机械专科,并获得农业机械师学位。1929年,他毕业于比利时鲁文大学工学院,获工艺制造、土木及采矿工程师学位。1930年他毕业于该学院地质研究生班并获得地质学工程师学位。

在法国求学期间,陈光熙勤奋的学习精神和优秀的成绩得到老师和学友的称赞。有人劝他留在法国当工程师,但被他拒绝了。他日夜都在怀念遥远的祖国,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然而,1930年10月,当陈光熙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时,迎接他的却是遍地硝烟、满目疮痍的河山。他的“科学救国”热情像一个还未出土的幼芽,被深深埋在冰雪底下。

1949年新中国成立,陈光熙爱国、报国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党把他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让他到机械工业部一个设计院担任总工程师。已经50多岁的陈光熙,心情仍然像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一样,他注视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20世纪50年代初一批电子计算机刚刚在外国问世的时候,陈光熙就以他对科学的敏感,发现这是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1957年,哈工大到北京招聘一批老教授,创办新专业。听到哈工大创办计算机专业的消息,陈光熙欣喜若狂、跃跃欲试。为了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年过半百的陈光熙不顾亲友的极力反对,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离开对他来说已经很高的技术领导职位,自告奋勇来到北国冰城———黑龙江哈尔滨,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疆扎下根来,在哈工大披荆斩棘,投入到新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专业建设中。

 

扎根冰城开创“科研新世界”

 

1958年11月1日,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在展览会大厅里,一群参观者被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计算机深深吸引了。

这台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很大震动的计算机,是陈光熙在哈工大电子计算机专业的第一个科研实践。在哈工大这座科学殿堂里,陈光熙带领青年教师创建了计算机专业,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奠基人之一。

陈光熙以渊博的知识始终把握着研究的方向。他选定的课题一直是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正因为是前沿,是别人没有尝试过的新领域,因此在陈光熙的面前,也横亘着重重困难。对电子计算机这个新生的科学领域,他也是刚刚踏入,两位1955年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吴忠明、李仲荣就是专业的骨干力量。没有外国专家,一切要靠自己从头学起、干起。

凭着一股“敢闯敢拼、说干就干”的工作作风,他们立即组织实施,开始了分工协作。陈光熙自告奋勇负责机柜的机械工艺设计,并亲手为这台机器提出了数学模型和逻辑设计方案。他与吴忠明、李仲荣、朱志莹、胡铭曾、李性存、梁惠荃、肖哨牧等青年教师、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一起投入了研制下棋计算机的战斗。

经过齐心协力的艰苦奋战,从哈工大电机楼几间灯火闪耀的实验室里终于传出了鼓舞人心的捷报。中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计算机诞生了。它填补了国家在电子计算机这方面的空白,从此,陈光熙成为电子计算机专家,带领着中青年教师步步深入,不断提高,在电子计算机研究领域里奋勇挺进。

始终关注计算机科学前沿、精通多门外语的陈光熙,在博览国外文献资料后,了解到国外在多孔磁芯逻辑、超小型存储磁芯、管装磁存储器和变参数元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又带领研究室开始了超小磁芯的研究。他认为,计算机速度的瓶颈是存储器,存储速度的关键是磁芯大小。当时,我国计算机缺乏快速存储元件,也不具备生产1.5毫米×1.0毫米×0.5毫米小磁芯的能力。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存储速度,缩小机器体积,陈光熙大胆提出一种超小型磁芯的研制方案。又一场不平凡的攻坚战打响了。

陈光熙的口头禅是“自古成功在尝试”,从不怕失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为了不浪费国家一分钱,领材料时,年近花甲的陈光熙从校本部物资科亲自推手推车走大约五公里的路程到二部,也不舍得雇人力车。对所需要的科研设备,能不买就不买,用简陋设备代替。当时二部工作休息条件很差,有时连人能喝的开水都没有,他就自己带午饭,吃完后喝口蒸馏水……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始终坚持站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从未退缩过。他和年轻教师、实验员、工人们一起安装机器,修改方案,进行试验,日夜守候在示波器前、工作台上、加热炉旁,还亲手搞配方、和料,甚至亲自上车床制作磨具器件。面对困难和挑战,陈光熙只有一句话:“坚持就能成功。”

陈光熙大胆地提出用“磨削成芯”的方法取代国外的“切割成芯”法,形成了一种引进加创新的“挤压成管、磨削成芯”的小磁芯成型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总结、提高,他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终于在自制的简易设备上,用一种全新的工艺,制造出我国第一批多孔磁芯及超小型磁芯,为我国的磁芯制造开辟了一条新路,使我国电子计算机研究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1963年,陈光熙等人将利用“挤压成管、磨削成芯”成型技术研制出的一批外径为0.5毫米、0.6毫米、0.8毫米的存储磁芯和多孔磁芯呈送给当时的国防科委,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利用这种方法研制的超小型多孔磁芯在成型上达到了国际水平。小磁芯存储器的研制成功,为百万次计算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1964年初,世界上已经出现的最小磁芯外径是0.8毫米,而陈光熙研制出来的磁芯外径只有0.5毫米。磁芯的微小带来了动作的高速度,采用它就有可能构成访问周期为1微秒的内存储器,从而为高速度计算机提供了一个诱人的前景。

陈光熙经常说:“百闻不如一见,而百见不如一干。只有‘一干’才能找到问题所在,继而加快解决它的步伐。”

 

矢志不渝坚定“风雨人生路”

 

小磁芯研制成功后,陈光熙带领研究室还开展了“超小型记忆磁芯高速存储器”的研制。1965年夏,容量为512字×40位的存储器研制成功,读写周期比国内已有存储器的存取速度提高了4~5倍。1965年10月,该存储器在“全国仪器与新工艺展览会”上展出,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些参观者兴奋地说:“有了这样的存储器,我们就可以研制每秒几十万次计算速度的计算机了!”

后来,在陈光熙的指导下,教研室又开展了“碾压成带,胶冲成芯”的磁芯成型工艺实验,并取得了成功。这一具有原始创新性的先进技术很快在国内推广,并在1967-1980年这10多年的时间里,支持了我国高速度大容量存储器的研制以及晶体管计算机和早期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生产,这是计算机专业为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1973年,陈光熙又高瞻远瞩地提出一个解决计算机稳定可靠工作问题的重大研究项目、一个创新性的研究方向———计算机容错技术。所谓“容错机”是指计算机出了错,它本身有检错与纠错的能力,照常正确运行,得到正确结果,这样就显著地提高了可靠性。

尽管当时的容错计算技术还没有用武之地,但陈光熙说:“现在看不出有用,但将来一定会有用的。”

陈光熙带领教研室研制的容错计算机在中国首开先河。他和研制组的全体同志日夜奋战,于1979年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容错计算机“RCJ1”,被誉为我国容错计算机研究的先导者。

在陈光熙的引领之下,哈工大的计算机容错研究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在我国航天领域、银行领域和高可靠计算方面都树立起很高的威望。

杨孝宗教授说:“我这一辈子搞容错计算机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完全是陈先生指导的结果。我们搞容错计算机是1973年立项的,那一年陈先生已经是70岁高龄,但他的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当时,全国无人知道‘容错机’是什么,而陈先生让我搞‘容错’。这样,我们哈工大就成为全国第一个搞‘容错’的。现在证明了陈先生是很有预见性的。”

“计算机发展太快,要不断学习。”陈光熙常常告诫他的学生们,而他自己也是活到老学到老,即使是80岁高龄,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先进技术,所以才能把握好专业的方向。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进入耄耋之年的他,仍然指导研究生向新的更先进的领域进军。他涉足计算机系统结构及计算机网络(包括容错技术)、高级语言计算机及数据库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三大分支。这些分支都是当代计算机科学的前沿课题。

陈光熙在哈工大的工作历程紧密地伴随着计算机专业的成长,伴随着哈工大的壮大和发展。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人民的科学技术事业。他的后半生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生动见证。

1991年12月6日,在哈工大计算中心会议室里,88岁高龄的陈光熙教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宣读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心。党支部大会经过认真、充分讨论,一致同意接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那天晚上,陈光熙一宿没睡着觉,他高兴“党理解他这个孩子,党接受了他这个孩子”。

在讨论陈光熙入党的庄严的支部大会上,这位88岁的老教授,在40余位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60多岁党内外同志面前,在自己的学生及学生的学生面前,激动得两次流出了热泪。

纵观陈光熙的一生,可谓一波三折,命运多舛,但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挫折,都能坚强乐观,而且愈挫愈勇,终于战胜重重困难,写下了一段不平凡的传奇。

 

良师益友甘当“学生垫脚石”

 

陈光熙教授常说:“我愿做一块‘垫脚石’,让年轻人踩着我的肩膀去攀登科学高峰。”

1978年5月,陈光熙被任命担任哈工大副校长。然而,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前辈或领导,他仍然把自己当成一块“垫脚石”。

所谓“垫脚石”,用陈光熙的话来说就是:“这好比上树摘桃子,我是想把自己当成一块‘垫脚石’,为年轻人打一个基础,让他们把桃子摘下来。‘垫脚石’有高有低,低了够不着桃子;‘垫脚石’要牢固,否则登上去就要踩垮。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多摘桃子,我要做一块又高又牢的‘垫脚石’。”

陈光熙教授以自己的心血,让年轻人一批又一批破土而出,甚至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肩膀,向新的高峰挺进。在他的带领下,一支实力雄厚的计算机科学队伍在哈工大发展、壮大、前进着。他培养的一批又一批计算机高级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国防、科技、教育等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陈光熙对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先把人做好。我教你做事,要先教你做人,做好事,必须以做好人为前提。”陈光熙认为做好人最根本的必须要“诚实守信”,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宽人严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要总考虑自己的私事。他自己坚持做好人,也要求他的学生们都要做好人。他说:“做好人非常不容易。我不是主张人一点私没有,但私必须对公服务。”他还强调,做事做学问不能有半分虚假,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做学问一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陈光熙关心中青年教师在业务上的提高,对他们的生活也是关怀备至的。20世纪60年代初,物资供应紧张的时候,他经常邀请年轻的教师们在自己的家里开茶话会,彼此谈心。一次,他买到了鱼虾,做好了亲自跑到教师宿舍,给那些家不在本地的教师送去。一天夜晚,有位年轻教师突然患病住进了医院,急需一套行李。陈光熙得到消息后,立刻从自己家里抱起一床被子和一个枕头,送到医院去。有一位女教师怀孕反应非常强烈,陈光熙就请她到家里吃饭,让自己的爱人照顾这位女教师,直到反应期结束。每年的大年初二,整个教研室的教师都去陈光熙家会餐,夫妇俩非常热心,一忙活就是一天。

胡铭曾教授说:“陈先生在生活上非常平易近人,而且非常关心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当时正处于生活困难时期,陈教授经常定期邀请我们去他家里聚餐,改善生活。有时候还会嘱咐他的爱人做一些饭菜送到青年教师的集体宿舍里,我们当时都非常感激。”

年轻的教师们十分爱戴、尊敬陈光熙,愿意到他家里做客,有的还常在他家里自修。每当同志们到他家里去的时候,他总是在读书或写讲义,哪怕是星期日也是如此。陈光熙的助手张祜经常在他家里自修。他说:“我早上6点钟去时他在看书,晚上10点回来时他还在看书。每当我从陈教授窗前经过,望着那深夜的灯火,望着那熟悉身影的时候,感情的洪流就在我的心中翻滚。他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力量。”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科研事业十分执着的人,这样一个热爱生命从不停止跋涉、从不停止奋斗的人,在1992年的6月20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完了89个春秋,为自己的人生之旅画上了句号。他的身上覆盖着党旗,安详地躺在花丛中。他的弟子、后任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所长的李明树当时作《采桑子》一首,痛悼恩师:“西风抛洒乾坤泪,痛悼恩师。痛悼恩师,无奈今朝生死离。后生承继千秋业,您请安息。您请安息,他日功成再报知。”

如今,由陈光熙先生开创的哈工大计算机专业正在发展、壮大、前进,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们怎能不怀念敬爱的陈光熙教授呢?无论是他的学术之路,还是做人之本,都堪称楷模,是哈工大每一位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榜样。他以高尚的品格承载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原载于《八百壮士》(第三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原文有删改)

责任编辑:丁效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纪念陈光熙先生诞辰120周年 | 陈光熙:一个世纪的“爱国情”与“报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