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七里地——青山绿水间的坚守
2019年7月15日上午,怀揣着敬仰和期冀,跟随着哈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室党员于冰老师的步伐,“承星火抗联魂,启红色青春路”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第二站:横道河子镇七里地村——这座初心启航的圣地。
七里地村位于张广才岭东麓,横道河子境内,有八十多户人家,二百多口人,因离镇上有七里地,人们都叫它七里地村。村子两旁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四周青山环绕,村子虽小,但历经过世纪的风雨,见证过不寻常的历史......
由于中东铁路不断输送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信息,带动了沿线产业工人觉悟的提高,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者的影响及带动下,铁路沿线的产业工人开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横道河子的七里村就是当时牡丹江一带最早的党支部诞生地之一。这个以伐木贮木著称的小村,从此成为红色摇篮,培育起一批又一批产业工人,在民族危亡和重要历史关头,勇于挺身而出。如今七里地村的党员们,依然延习革命老党员的优良作风,村里每月15号固定开展党员活动,他们重温入党誓词、讲红色故事、现场交党费,将行动落到实处,并且每月的25号支部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基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献言献策。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改善了乡村的精神风貌。
在与党员代表的座谈中,队员们了解到,村支部的房子是由外出打工的党员收集建筑工地废弃的砖瓦一点一滴堆砌起来的;在精准扶贫方面,当地政府采取“外地帮扶”措施,依托牡丹江市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的平台,对当地的扶持进行精准对接;值得赞叹的是当地民风淳朴、夜不闭户;同时依靠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该地的木耳、黑加仑、蘑菇在市场的占比逐年升高,为当地的村民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建设方面,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开旅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起来了,七里地村也没有忽视对生态的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收集农药瓶、挖渠引水的方式保护当地环境,2013年该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正是在这样一群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高。七里地村党建工作和基层工作的开展,让我们为之动容和敬仰,队员们深感深入基层的重要性,立志未来走入社会也要深入乡村基层,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附近山脚下的原党支部旧址,建筑外部坚实的结构记载着历史的厚重 群众建党建政、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开展了土地改革和制匪斗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中共横道河子支部自成立以来,虽几次遭破坏,但始终坚持开展对日抗战工作。实践团成员们被这种舍家卫国的精神深深感染,在于冰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当年的决心和信念!
参观结束后,在七里地村老书记的带领下,队员们重走了当地的抗联路。沿着抗联英雄们的足迹,听着老书记讲述的那段艰难的抗日历史,随着重走抗联路越发深入,大家也深感责任与使命愈发沉重。行进途中,老书记为大家介绍了七里地村的村容村貌,丰富物产,让这段艰辛的路途变得轻松许多。在汗水与疲惫的交织下,走了接近1个半多小时的山路,队员们对抗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为之动容。这是一条磨练意志的路,更是一条涤荡心灵的路!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东北抗联精神早已成为一种传承不息的信仰。这种信仰,也将激励着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肩负责任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参观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定要吸取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历史经验,从先烈的捐躯与奉献中汲取精神力量,继续发扬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民族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