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怀去坚守脚下这方水土”—哈尔滨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杨宝君先进事迹
杨宝君,男,1971年7月出生,1995年4月2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10月至2021年12月,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先后荣获“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黑龙江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工作者。2022年6月,荣获全国教育后勤系统“2021年度最美后勤人”光荣称号。
他说,他是个“心眼”小的人,内心中除了能够承载“情怀”以外,再装不下其他的东西。
他愿意,用脸上岁月的几许沟壑,换来校园道路的平整笔直;忧郁昏花的眼神化做校园夜晚的灯火阑珊;弯曲的脊背成为巍峨楼宇的最好注脚,飘走的白发变作如茵草坪的绝美背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五年的后勤管理处处长,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了一个满脸皱纹丛生、身躯微微佝偻、头顶日渐光秃的男人。他就是哈尔滨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杨宝君。
时光飞逝,五年转眼过去,如今的哈尔滨师范大学,这所“全国文明校园”里,春天生机勃勃,片片草坪,绿毯如茵;夏日瑞柳依依,五园争艳,八景传名;秋风送爽时,姹紫嫣红,水鸟翩跹;严寒凛冬里,长亭落雪,室内如春……
一、全力开展后勤专项整改,争取财政大力支持;以人为本且坚定站位。
2018年6月12日,是一个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史上永远被铭记的日子。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亲自主持召开全省高校后勤整改专题办公会议,宣告全省范围内的高校后勤整改工作正式启动。这种覆盖面之广、整改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久,省委书记担任全省高校“大后勤部长”并亲自主抓的工作在历史上从未有过。
杨宝君作为学校后勤整改的牵头和主责部门负责人,他说,“一切以师生为中心,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四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他带领全处同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不破楼兰誓不还的信念踏上了“只有出发,未定归期”的整改之路。
以人为本,初心如一。四年来,他坚持以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寓、食堂、浴池、给排水、供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人为本、全面彻底整改,一切以师生满意为宗旨。
运筹帷幄,争得支持。四年来,他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带领全处同志,统筹协调校办、国资、审计等职能部门,认真开展实施了100余项大修项目工程,全力争得省财政支持。由于项目符合省委后勤整改要求,造价精准,定位实施,每年都获得财政厅评审中心认可,累计获得财政资金补助和奖励8000余万元,成为黑龙江省获助最多的高校。
心之所向,春华秋实。四年来,由于整改效果良好,东北网、黑龙江新闻网、光明日报客户端;龙视新闻联播、黑龙江卫视全省新闻联播等电视台和多家主流媒体纷至沓来,报道学校整改工作纪实;他接受了黑龙江卫视专题采访;省内多家兄弟院校同仁,前来学习借鉴交流整改经验。
他一直坚信,抢抓新机遇、必有新作为;坚定站位,以人为本,定能换来当下的师生笑颜、岁月静好!
二、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役,打造优质民生工程;不辱使命且勇毅前行。
扛鼎逆行,誓做优秀“双打”选手。由于学校的特殊情况,大修工程多安排在寒暑假进行。面对人类历史上罕见疫情,寒假提前放假、暑期延迟开学,这给了后勤人大干一场的绝佳工期。为破解疫情造成的施工瓶颈,他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决心,毅然创立并实施了大修工程防疫“1233345”工作模式,即一个专会、两个专案、三个报备、三个专区、三个专物、四个专人、五个专表,誓做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坚决打造优质工程的“双打”选手。
书写传奇,打造优质民生工程。基于此,疫情之下的校园里,有了一场浩大的9栋教学楼宇同时更换4000扇塑钢窗工程;他写的“窗已安好,待你安好归来”这篇小文,朋友圈的阅读量突破10000+,“疫情之下的换窗工程,所有人都在一扇小小的窗户中照见心灵,在不经意的平凡中书写传奇”。有了一次彻底的“厕所革命”,3栋学生公寓卫生间整体改造,为确保不影响学生使用,他带领后勤人加班加点,严格监管,换人不停工,彻底补齐了影响学生生活质量的短板,让师生舒心如厕;法国作家雨果说,下水道建设代表着良心;无疑,厕所的革命关乎文明,这是他带领后勤人贯彻总书记厕所革命重要指示,落实省委精神,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决心昭示。有了一项涵盖11栋学生公寓的屋面防水改造工程,他亲自爬上天沟,五道工序,每一道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因为他向全体师生立了军令状,此次防水工程必须经得住夏日大雨洗礼,冬日暴雪肆虐以及时光的检验。有了一个暑假三伏期间为留校学生三天改造完成的“爱心浴池”,免费提供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让学生享受品质洗浴,洗去疲惫,送去清凉;沐我肌肤,氤氲心房,这是他带领后勤人人性化服务的举措。
风雨而立,映照伟大时代精神。疫情之下,两年来的给排水、道路、水源地、换热站、电力增容……,无数个优质工程的如期竣工,交付使用,需要的是勇毅前行、彰显的是不辱使命。疫情是一面镜子;大江大河,大风大浪,往往映照一个时代的精神……
三、打造全国文明校园盛名,精心建设美丽校园;爱我家园且环境育人。
五年来,他共完成了学校体育馆、运动场、图书馆、“双创艺术园两期”、江南教学区综合改造等工程,这是学校环境育人的大手笔之作。
俯仰皆景,静谧心神。如今的哈师大,已经逐步建成“一轴一林三湖五区六园八景十八带”的景观格局,实现“春赏花、夏观叶、秋育实、冬有形”的四季无间断景观文化。打造了“砥砺争先”、“湖畔瑞舍”、“梦溪月莲”、“书山飞桥”等八大景观,相互协调、风景别致、格调高雅、人文厚重的美丽校园风光。美丽乐土,和谐校园;自由徜徉,静我心弦。
草木说话,湖塔育人。校友林休闲座椅上的校训校标,信步走过、随处可见的石阶上世界著名“十大公式”,栉次鳞比在“行知广场”陶行知雕塑四周围栏上的先生百句教育名言……。
学生们幸福地吟唱:“我和我的校园,一刻也不能分别……这是美丽的校园,是我成长的地方”。基于环境育人,他要做的就是,校园里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湖一塔皆可育人。
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荣获全国“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经中央精神文明委评比,学校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光荣称号。2020年中央精神文明委发布确认哈尔滨师范大学继续保留荣誉称号(文明委[2020]9号)。
四、认真贯彻时代发展理念,创建节约型校园;营造氛围且管理育人。
开源节流,创新模式破难题。为了进一步创新供暖管理模式,提升采暖费资金使用效益,掌握供暖管理主动权,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他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与供热公司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谈判,最终达成由原来按供暖面积改为按计量方式缴费,仅此一项,每年为学校节省供暖费用860余万元。
匠心独运,创造发明增效益。在他的带领下,如今的后勤人,已经颠覆了人们心中那种“四肢发达,皮肤粗糙;嗓门贼大,文化不高”的形象,人人都是“节能人”,自己土制培养、自封的后勤系统“二级教授”、“博导”们,在各自领域大搞发明创造。水暖师傅们发明了“移动链轨型膛式自动冲洗换热片机器”,填补国内空白,由原来的10个人40天完成清洗换热器片工作量缩减为3个人7天完成。节能办人员发明、已获国家专利的“大教室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投入使用,覆盖了全校140个大教室,极大地节约了资金,彻底祛除照明浪费的顽疾。
志愿宣讲,创建绿色育灵魂。每年组织开展以“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创建哈师大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暨大学生节能宣传志愿者宣讲活动;四年来,累计宣讲100余场,受众30000余人次;宣讲活动已成常态,后勤人用真情去宣讲,学生们以行动去践行,绿色校园创建成效卓著。
凡此种种,2020年,学校获得了“国家级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五、构建先进后勤服务理念,赢得师生信任爱戴;优质高效且服务育人。
理念是灵魂。他建立了“四零承诺制”、“24小时五级电话报修制”和“1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三制并举;他24小时开机,并将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在校园网。五级报修制从维修人员、班长、科长、副处长和处长,任何一级接到报修任务立即按工作流程完成接修任务。
作为是操守。充分利用微信群和互联网+等手段,建立了“工程科、水暖科、供电科维修服务”等多个工作群;由各学院学生权益保障部部长,学生部门、后勤管理处职能处室负责人在内的“为您服务”群,广泛倾听民意。所有微信群由专人负责接收报修信息及派工任务,保证15分钟之内到达现场,提高服务保障效率。这是后勤部门围绕师生,科学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最有力的宣言。
育人是使命。日常维修师傅们出工时,着装整齐、文明用语,快速处置后,清理打扫战场;优质服务,代表了学校后勤人员整体的良好形象,学生们深受濡染和感动,凝聚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又怎能不爱这个学校。天花乱坠不若快速到场,冠冕堂皇怎敌俯身一下。
午夜,即将第二天走入社会的学生定情钻戒遗落在浴池,师傅们妥善保管后,半夜赶来,将拾到的钻戒交给焦急等候在夜色中的学生。离别之际,学生写了感谢信,在后勤楼前深深地鞠躬。这一躬,不是给后勤楼的,也不是给后勤处长的。正如学生在感谢信中所写:感谢哈师大,感谢这所充满家人情感的美丽校园,祝母校滋兰树慧,永续华章。
六、充满浪漫主义文学色彩,鼓舞温暖一线战友;催人奋进且如诗如画。
工作艰难,眼中有画。他从不吝惜语言,去赞美后勤人。供电人,风雨巡视,不谈价码;守护光明,幽栏万家。供暖人,战三九、斗严寒,不做型男做暖男。供水人,非水货;酷暑下,汗水落;我愿水门时时开,但见清水汩汩来。基础设施维修人,修修补补,添砖加瓦;工匠精神,灼灼其华;四季无休,有报必修;凡有维修处,便是打卡地。预算科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泰山不让其土,江河不择细流。项目管理科,铮铮铁骨、赤胆雄心,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喜看大厦巍峨伫立。园林科打篱修型、铺草种花;当微风中花团锦簇,当校园里青松如塔,当你吟诵着花间一壶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阑珊处修剪枝桠。节能办(安技科)为节能鼓呼,拥抱绿色生活;为安全劳神,化隐患于无形。
天灾当前,心中有诗。应急处突时,他总以诗词去温暖鼓励后勤人,生活尽管苟且,心中也要山清水秀、诗意盎然,因为这是一种态度。60年一遇的冻雨极端天气,他做了一首“鹧鸪天•夜清冰雪”,无私赞美保洁人。“潇潇雪花漫天来,凄凄冰雨未觉寒。保洁爷们何所惧,战车隆隆报平安。人声沸,不徘徊,清冷车灯不夜天。守得万人入梦乡,一片坦途兀自开”。
七、尊崇神圣美好仪式感觉,敬畏工作热爱生活;凝聚力量且内心富足。
生活需要仪式感!因为仪式感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会让你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向前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
“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他带领后勤管理处隆重举办趣味体育比赛,全体后勤人同场竞技。处班子参加飞镖比赛,命中靶心凸显凝心聚力、聚焦主业;维修师傅下棋比赛,象征工作琐碎复杂但求棋局里大道至简;园林师傅踢毽子,寓意栽花种草却是美丽年华的画风;水、暖、电师傅在纸牌游戏中感悟着保障运行中,分工虽明确,合作方共赢;预算人在花样跳绳里上下翻飞、凸显豪迈大气并非日常的精打细算、“抠门计较”。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年按惯例举办年度退休职工欢送会已成佳话,构建的是“家”的理念,营造的是宽容和友善的氛围,传递的是对付出和尊严的接纳,凝练的是员工归属感和获得感。
“创新服务理念,践行育人使命”——精心组织学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因为后勤师傅们也曾与理想青梅竹马,尽管现实碎落了一地的芳华;但热血坚定了热爱,服务的沙场也可以金戈铁马!
“传承民俗文化,共祝盛世太平”——二十三,糖瓜粘,小年之际,他率领师傅们紧急完成抢修任务后。“吃灶糖,喜洋洋,迎祥纳福好愿望;聚一堂,洗尘霜,老少爷们诉衷肠;苦和累,儿女爹娘,华夏传承记心房”。偌大的寂静校园,后勤楼里粗犷的笑声传得那般爽朗悠扬……
尊崇仪式,敬畏工作。珍惜才愿意倾情,让冠冕堂皇的言语化为实干行动,冷漠机械融为满腔热忱,推诿扯皮蜕变成责任担当,应付了事破茧为使命情怀;尊崇仪式,诗意生活,所以内心富足,眼前满盈着光,才觉得路漫漫却又不畏恐惧。
八、回首过往五载春华秋实。未负家国未负流年;有喜有悲且有愧家人。
目前,因工作需要,杨宝君临时代理担任黑龙江省教育后勤管理协会秘书长一职。尽管没有享受过一个寒暑假、双休日,但后勤的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四零承诺制”、“24小时五级报修制”、“1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机制”三制进一步健全,学校的服务保障工作有了制度保障,并且在“三服务三育人”中凸显优势;角色定位更加准确,“我是谁,为了谁”,“后名实先、勤方有为”,后勤人走进了师生的心中;服务保障的理念日益优化,一切以师生为中心,“乐在人后,勤于人先”已经刻在了后勤人的骨髓中。
为人子,四位老人年龄之和320岁,未能全情尽孝,夜深人静,歉意时常涌上心头;为人父,2018年儿子高考结束,后勤整改启动,只好退了机票,看着同事们发到朋友圈举家游玩的美照,心中酸楚万分;为人夫,没有陪伴妻子逛过一次街,每年寒暑假前,妻子同事们商量去哪里游玩计划时,她都要借故躲开……
服务保障容不得片刻的推诿、偶尔的甩锅、习惯性的熟视无睹和令师生伤心的冷漠。他觉得,为师生营造一种被宠的感觉、全方位呵护的待遇和栖息在家园的幸福体验,这也就够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作为学校一分子,他带领的后勤人一直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努力着,践行着。相信从事后勤工作的所有人,皆心有戚戚焉!
这个世界也许还有一些让人感到寒冷的事情。但如果你能成为一束光,你就能照亮周边的人;而周边的人被照亮,你自己也能被照亮。这就是他,五年来,一直用情怀坚守的信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