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实施,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焊接作为一种通用的共性技术,是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要行业关键的加工工艺。哈尔滨作为全国知名的“焊接城”,承担了全国多项重大工程的焊接任务。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与中国焊接协会、哈尔滨焊接研究院等焊接行业企业合作,率先研制生产国际通用的《中国焊接标准》,并将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产业培养高标准的焊接技能人才,实现先进焊接技术快速推广,推动中国标准走向世界舞台。
一、标准先行、对接国际,联合专家共研生产标准
学院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中国焊接协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根据国际国内焊接领域新技术发展、焊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以及焊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需求,研制系列焊接生产标准。
学院聘请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林尚扬院士和“大国工匠”高凤林为顾问,联合国内外相关焊接行业、企业、院校等单位,与德国焊接科研院、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国内顶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紧密合作,由不同焊接领域的权威专家共同组成标准研发团队,多轮论证确定先进焊接方向,制定标准撰写方案。
学院针对国内焊接技术标准空白,借鉴德国、俄罗斯焊接标准,研制“铝合金焊接技能系列标准”“中高强钢焊接技能系列标准”“碳素结构钢焊接技能系列标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技能系列标准”等20项焊接生产标准, 对焊接行业的先进焊接生产标准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成为行业企业可执行的技能标准,填补了国内焊接标准的空白,是国内焊接标准体系的重要补充。成果得到了林尚扬院士和中国焊接协会的高度认可,获得省教育厅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被全国110多个企业和学校采纳使用。在此基础上,学院开发涵盖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的适应智能焊接技术人才和传统焊接技能人才的焊接职业技能证书标准。
二、多方合作、优势组合,校企共建协同育人主体
学院依托职业教育委员会,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深度合作,以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学分银行”试点和服务“走出去”试点为抓手,建设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层次贯通的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焊接技能先进系列标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三、双元培养、国际认证,打造国际焊接技师“摇篮”
学院将国际通用的中国焊接标准融入人才培养,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共建“国际焊接技师联合培养基地”,以学院为主体完成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素质教育、专业训练、技能实训和能力拓展,达到国际焊接技师认证标准。
四、坚持创新、助力就业,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将先进的《中国焊接标准》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创新实施“双元培养,国际认证”和“现代学长制”人才培养模式,上移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参与哈焊所和哈工大“真空钎焊”“焊缝视觉检测”等10余项科研项目,申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2余项,在技能大赛获得国际、国家和省级奖项20余项。22名毕业生就业于中国石油公司、中石油管道局等世界500强企业,参与西气东输二线、中缅管线国内段、坦桑尼亚海洋管道施工等重大工程建设。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